以四水合钼酸铵[(NH4)6Mo7O24
为了充分理解复合模量的温度特性,采用两种原油生产的10个原样沥青以及其RTFOT后和PAV后沥青,研究其复合模量的双对数分别与不同温度表达方式之间的相关性,首次通过线性拟合关系斜率和截距的关联研究,明确最适合表征复合模量与温度之间的数学关系式,建立了适合不同老化阶段的数学模型。通过第三种原油生产的3个沥青实测数据与在单一温度下的预测数据的对比,证明数学模型具有简单、准确、实用且更好的普遍适用性。数学模型预测的数据满足复合模量实验方法再现性精密度的要求。
采用甲苯?正庚烷法将塔河沥青质(TA)分离成重组分(TA1)和轻组分(TA2),使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等方法对TA、TA1和TA2进行表征,分析其表面形态、晶体结构和官能团结构等组成和结构信息。结果表明,TA具有较少的长链结构,侧链中支链化程度较高,并以甲基、乙基、丙基短支链烷基结构为主。TA经分离后得到的亚组分TA1、TA2在微观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TA1石墨化程度最高,支链最长,芳环侧链较多,烷基侧链支化程度较差,芳香性相对较强;TA2石墨化程度较差,烷基侧链支化程度较高,芳环侧链较少,芳香性相对较弱。
采用湿浸渍法制备了不同负载量的WO x /SBA?15催化剂,讨论了WO x 分散性对烯烃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载量影响了WO x 在载体表面的分散度,进而影响催化活性;负载量10%的催化性能最佳;高负载量的WO x /SBA?15表面聚集态WO x 数目较多,掩盖了活性位点。采用物理吸附、XRD、SEM表征样品织构性质,采用吡啶红外、化学吸附表征了样品的酸性和酸量。反应评价显示10%负载量的10%WO x /SBA?15催化活性最佳,丙烯收率可达50%,丙烯选择性近90%。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SiO2?CeO2载体,并利用浸渍法负载活性组分CuO得到CuO?SiO2?CeO2催化剂。通过XRD、BET和H2?TPR等手段对载体和催化剂进行表征及性能测试,最后探究了SiO2摩尔分数对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以及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实验中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适量添加SiO2可以增加载体和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降低催化剂活性组分CuO的还原温度,提高CH3OH的转化率。当SiO2摩尔分数为2.5%时,催化剂CuO5.0%?SiO22.5%?CeO2的比表面积为112.8 m2/g,CH3OH转化率为75.1%。继续提高催化剂中SiO2的摩尔分数,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减小,CH3OH转化率降低。
以Ni、Mo为活性组分,Al2O3?USY为载体,通过向NiMoP浸渍液中添加柠檬酸,考察柠檬酸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浸渍液中柠檬酸浓度增大,催化剂表面总酸量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nL/nNi=1.0时,催化剂表面酸量最大;催化剂活性相MoS2堆积层数逐渐增加,平均片层长度逐渐增大。340 ℃实验条件下,当nL/nNi=1.0时,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好,脱硫率和脱氮率分别为99.6%、99.7%,优于未添加柠檬酸的催化剂。
随着纺织产业的兴起,印染废水的治理问题已成为行内关注的热点,其关键是如何高效分离有机染料和无机盐。疏松纳滤膜因其疏松的膜结构,在实现高染料截留率的同时具有良好的盐渗透性,在印染废水的治理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针对印染废水的治理问题,着重综述了近年来采用相转化法制备疏松纳滤膜的研究进展,研究了纳米材料改性对所制备疏松纳滤膜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及对未来采用相转化法制备疏松纳滤膜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形状记忆聚合物(SMP)和可自修复聚合物(SHP)作为“智能”聚合物的代表,成为了本领域最具有活力的研究方向,其中光感型SMP与SHP 受到了工业界与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综述了光感型SMP和SHP的基本原理,并通过近年来最重要并有代表性的文献报道 ,对该类型聚合物按照可逆光化学反应型SMP、光热型SMP、光致二聚化反应型SHP、光致交联反应型SHP以及双功能型SMP/SHP进行分类。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Cu?Cr改性活性炭吸附剂,以模拟焦炉气为原料,考察了不同过渡金属活性组分及其负载量、不同助剂及其负载量、焙烧温度对吸附剂脱除COS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RD、BET、SEM等手段对Cu?Cr改性的吸附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u和Cr共同改性的活性炭对焦炉煤气中COS的吸附性能最好。Cu?Cr改性活性炭吸附剂较佳制备条件为:Cu负载量为5.0%,Cr负载量为1.5%,焙烧温度为400 ℃。反应温度10 ℃的条件下,改性活性炭吸附剂的穿透硫容为1.47%,且该Cu?Cr改性活性炭吸附剂具有良好的再生利用性能。表征结果显示,CuO和 Cr2O3金属氧化物均匀负载于活性炭上,且失活后的吸附剂比表面积和孔容均减小。
纳米材料的紫外屏蔽性能及光催化性能会由于材料自身的表面结合能不同而不同。制备纳米氧化锌(NPs?ZnO)、纳米二氧化铈(NPs?CeO2)、NPs?ZnO/CeO2及氧化石墨烯改性氧化锌/氧化铈纳米复合材料(NPs?ZnO/CeO2@GO),并对制备样品进行了XRD、FT?IR、SEM等表征和紫外屏蔽性能及光催化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紫外屏蔽能力:NPs?ZnO<NPs?CeO2<NPs?ZnO/CeO2<NPs?ZnO/CeO2@GO,作用3 h后的亚甲基蓝染料的降解率大小顺序为:NPs?ZnO/CeO2@GO(0.92)>NPs?ZnO(0.89)>ZnO/CeO2(0.75)>NPs?CeO2(0.66);并且NPs?ZnO/CeO2@GO的光催化性强于参与实验的其他光催化剂。
针对渤海油田高含水易出砂油井防砂、控水技术需求及目前机械防砂控水一体化技术的局限性,提出应用浓变凝胶实现防砂控水一体化的技术路线。通过开展浓变凝胶控砂性能与控水性能测试,验证选择性控水与防砂一体化技术实施可行性,基于浓变凝胶对储层条件与生产条件适应性评价明确浓变凝胶防砂控水的适应范围,最终形成浓变凝胶防砂控水一体化技术。结果表明,浓变凝胶控砂可将储层渗透率损害和出砂率分别控制在13%和0.03%以内,且能够实现油层与水层的选择性封堵;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浓变凝胶耐温超过80 ℃,耐矿化度45 000 mg/L,可承受最大采液强度257.6 m3/(d
枯竭气藏型地下储气库地层压力系数低,钻完井中储层保护难度大。针对呼图壁储气库水平井大压差钻完井中井筒工作液深度侵入储层造成严重储层损害的难题,通过储层岩石的矿物组分分析和膨胀性、润湿性、自吸钻井液滤液的渗透率损害率测定,分析了呼图壁储气库储层损害的主要方式,即强水敏地层的黏土水化膨胀和致密储层的液锁损害;提出了强化抑制能力、弱化岩石表面液体润湿性、提高暂堵能力的技术对策,优选胺基抑制剂、ABSN等处理剂优化现场钻井液体系,同时基于“最优充填”桥堵理论优化暂堵颗粒粒级分布。室内评价和现场应用表明,优化后的钻井液能够有效抑制黏土膨胀,适用于射孔完井和筛管完井的渗透率恢复率大于90%,对枯竭气藏钻完井提高储层保护效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