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钛酸正丁酯作为钛源, MCM - 4 1为载体, 采用加热回流法合成了 T i O2 - MCM - 4 1介孔分子筛 ( n( S i ) / n( T i ) =5) , 并借助XR D、 F T - I R、 N2 吸附 - 脱附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吸附剂的结构特性。以催化裂化汽油为油品进行静态脱硫和动态脱硫实验, 结合使用固定床技术和色谱 - 硫化学发光检测( G C - S C D) 偶联技术系统考查了吸附剂的选择性吸附脱硫性能及其对不同硫化物的选择性规律。结果表明, T i O2 在介孔分子筛 MCM - 4 1的内孔壁能均匀分散; T i O2 与 MCM - 4 1孔道表面的S i O2 以S i —O—T i键连接; MCM - 4 1经负载 T i O2 后, 吸附脱硫性能明显提高; T i O2 - MCM - 4 1对F C C汽油中各种硫化物的选择性顺序为: 四氢噻吩>2 - 甲基四氢噻吩≈C 5硫醚>3, 4 - 二甲基噻吩>2 / 3 - 乙基噻吩>2 - 乙基 - 5 - 甲基噻吩>噻吩>2, 5 - 二甲基噻吩>C 1 - C 3硫醇>2 - 甲基噻吩>2, 3 - 二甲基噻吩> 3 - 甲基噻吩>2, 4 - 二甲基噻吩>苯并噻吩。
针对普通泡沫稳定性差的缺点, 在表面活性剂中加入纳米 S i O2 从而提高泡沫的稳定性。利用 T r a c k e r全自动界面流变仪测量了复配体系的表面张力和界面扩张模量; 利用可视化刻蚀模型, 探明了不同驱替方式的剩余油分布状况; 利用岩心实验, 对比了两种不同泡沫体系岩心驱替效果。结果表明, 纳米S i O2 颗粒与S D S复配后, 体系的起泡体积有所降低, 但是泡沫稳定性明显增强; 纳米S i O2 颗粒加入到S D S溶液后对体系的表面张力影响不大, 但是界面黏弹性显著增加; 微观驱油实验和岩心驱替实验结果表明, 复配泡沫体系可以加强对孔道内壁油的挤压、 携带作用, 提高岩心两端的压差, 从而增加波及面积, 提高采收率。
在大庆油田油水条件下, 利用界面张力仪、 泡沫扫描仪及泡沫驱油装置, 考察了非离子G e m i n i表面活
性剂与聚合物二元体系的界面性能、 泡沫性能及驱油效果。结果表明, 二元体系可以与大庆原油形成超低界面张
力, 但随非离子G e m i n i表面活性剂或聚合物浓度增加, 二元体系界面张力升高。二元体系的泡沫综合指数随非离子
G e m i n i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浓度增加出现极大值, 而后降低。非离子 G e m i n i表面活性剂或聚合物浓度增加, 二元
泡沫复合驱采收率增加。随着气液体积比的增大, 二元泡沫复合驱采收率先增大后减小。在气液体积比为1∶1时,
二元泡沫驱采收率达到最大, 气液体积比过大, 易发生气窜。二元泡沫复合驱采收率随着压力升高而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