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木质素模型化合物愈创木酚加氢脱氧反应研究进展
郭启昌, 毛璟博, 刘春雨, 贾玉峰, 周锦霞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22, 42 (5): 1-12.   DOI: 10.3969/j.issn.1672-6952.2022.05.001
摘要1192)   HTML77)    PDF (647KB)(2402)    收藏

愈创木酚常被用作木质素(自然界储量最丰富的可再生芳香族资源)催化研究的模型化合物。 然而,由于其结构复杂存在多种反应可能性,催化愈创木酚加氢脱氧反应不易获得良好的活性和选择性。迄今为止,研究人员为寻求突破,在催化剂开发和反应工艺优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综述了近年来用于愈创木酚加氢脱氧反应的过渡金属催化剂和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对反应路径和影响催化性能的因素进行了讨论,重点关注了愈创木酚经过CAR-O断裂和芳环饱和转化为苯酚或环己醇的研究。 此外,还对今后催化剂改进和反应工艺探索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循环伏安法测定二茂铁的电化学性能
乔庆东,李 琪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14, 34 (3): 5-7.   DOI: 10.3696/j.issn.1672-6952.2014.03.002
摘要2853)      PDF (1784KB)(2120)    收藏
二茂铁( F e r r o c e n e , 简称F c ) 具有一定的芳香性和较好的氧化还原性, 可作为电化学开关模型化合物。
在含有高氯酸锂的乙醇溶液中, 二茂铁在玻碳电极上的氧化还原过程为F c -e →F c +, 且是一个准可逆性的电化学反
应。经循环伏安法测定, 该过程的反应电子数为1, 反应为扩散控制过程, 氧化过程中测定的F c的扩散系数DO=
2 . 2 4×1 0-3c m2/ s , 还原过程中测定的F c +的扩散系数DR=4. 3 4×1 0-3c m2/ s , F c + 的扩散速度要比F c略快, 测定
的标准反应速率常数为2. 7 9c m / s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导电高分子基柔性应变传感材料研究进展
李华, 朱雨田, 赵桂艳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22, 42 (2): 44-49.   DOI: 10.3969/j.issn.1672-6952.2022.02.007
摘要699)   HTML    PDF (400KB)(1913)    收藏

随着人机交互、电子皮肤、可穿戴电子等新兴领域的迅速发展,作为核心部件之一的柔性应变传感材料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由导电材料与柔性高分子复合而成的导电高分子基复合材料具有柔韧性好、质轻、易加工成型等优势,且材料导电性能在应变刺激下发生改变,因此可用作柔性应变传感材料。综述了基于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柔性应变传感材料的分类及特点,详细介绍了该类传感材料的应变响应机理,并总结了影响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应变传感性能的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可见光催化剂氧化铋的改性研究进展
张永辉, 陈雪冰, 张静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21, 41 (6): 1-8.   DOI: 10.3969/j.issn.1672-6952.2021.06.001
摘要4671)   HTML    PDF (1443KB)(1843)    收藏

氧化铋(Bi2O3)作为重要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由于特殊的电子结构和优良的可见光响应性能,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可见光光催化剂,在光催化处理废水方面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因Bi2O3光催化性能较低限制了它的应用,因此研究者对其进行改性,期望获得性能优越的Bi2O3光催化材料。综述总结了表面形貌调控、表面修饰、金属离子修饰以及半导体复合等几种改性方法,并对改性Bi2O3光催化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双相钢HC420/780DP动态力学性能及其本构模型研究
董振通, 孟宪明, 管建军, 赵艳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23, 43 (1): 61-66.   DOI: 10.12422/j.issn.1672-6952.2023.01.011
摘要1484)   HTML21)    PDF (1683KB)(1763)    收藏

在应变率分别为0.001、0.100、1.000、10.000、100.000 s-1和200.000 s-1的条件下,测试了双相钢HC420/780DP的高速拉伸性能,研究了其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动态力学行为,得到了不同应变率下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分析了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流变应力以及断裂延伸率随应变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应变率的升高,双相钢HC420/780DP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流变应力均有所升高,断裂延伸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另外,基于Johnson?Cook本构模型,建立并修正了双相钢HC420/780DP与动态应变率相关的塑性本构模型,并验证了修正后的模型。结果表明,通过修正得到的本构模型与试验曲线拟合效果较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共价有机框架在锂硫电池隔膜中的应用综述
张玉銮, 郭璨, 周銮华, 姚晓曼, 杨仪雯, 庄惠芬, 王艺蓉, 陈宜法, 李顺利, 兰亚乾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23, 43 (4): 19-29.   DOI: 10.12422/j.issn.1672-6952.2023.04.004
摘要494)   HTML24)    PDF (1359KB)(1762)    收藏

由于硫(S)的高存储容量和多电子转移化学性质,锂硫(Li?S)电池具有理论容量/能量密度高、生态友好和供应丰富等优点,被认为是下一代电池系统最有可能的候选之一。Li?S电池的容量远高于传统金属氧化物阴极基锂离子电池,被认为是现阶段固态正极材料的最高容量。隔膜作为Li?S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决穿梭效应、体积膨胀、导电性差和锂枝晶生长等电池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迄今为止,在Li?S电池隔膜的探索方面,已有一些开创性的研究报道。其中,共价有机框架(COFs)作为一种功能材料,具有孔隙率高、结构明确可设计、功能可调等优点,可为Li?S电池隔膜的应用提供更多可能性。综述了Li?S电池隔膜中COFs的结构特点、制备方法、应用形式和电池性能。此外,还对COFs在Li?S电池隔膜应用中的挑战提出了简要的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压掺氢天然气管道泄漏扩散与失效后果的数值模拟研究
高标, 赵若彤, 郐楚婷, 胡梦玉, 王国付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23, 43 (2): 60-66.   DOI: 10.12422/j.issn.1672-6952.2023.02.010
摘要585)   HTML32)    PDF (1360KB)(1632)    收藏

针对高压管道在失效泄漏后产生的欠膨胀射流问题,利用Birch理论模型用伪源代替实际管道的泄漏孔。在不同掺氢比(HBR)、泄漏孔直径、管道运行压力的条件下,研究了掺氢天然气(HDNG)管道泄漏扩散后果区体积分数分布情况、爆炸危险边界、爆炸危险范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HBR的增加,减少了泄漏扩散后HDNG的聚集,爆炸危险范围逐渐减小,远端危险性降低;随着HBR的增加,爆炸危险边界高度降低,近端危险性增大;随着泄漏孔直径与管道运行压力的增加,泄漏扩散后HDNG的影响区域扩大,爆炸危险边界高度上升,爆炸危险范围逐渐增大,远端危险性增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液体石蜡的乳化研究
段月英,丛玉凤,黄 玮,赵红丽,唐 东,白双福,郭金鹏,高 瞩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16, 36 (5): 6-9.   DOI: 10.3969/j.issn.1672-6952.2016.05.002
摘要946)      PDF (925KB)(1578)    收藏
以液体石蜡为原料,采用添加助剂的方法,制备了石蜡乳液。探讨了乳化剂种类及其质量分数、乳化水质量分数、乳化温度、乳化时间等因素对乳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乳化剂乳化效果较好,各因素对乳化效果的影响程度依次为乳化水质量分数、乳化剂质量分数、乳化温度、乳化时间,确定最佳实验条件为:m (单甘脂)/m (Twee-80)=3∶4,乳化剂质量分数0.9 %,乳化温度85 ℃,乳化时间50 min,乳化水质量分数62.0 %,转速1 100 r/min。石蜡乳液的稳定性和分散性较好,密度符合要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直接煅烧法制备二氧化钛及其氧化脱硫性能
周隆昌, 刘汉林, 李秀萍, 赵荣祥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21, 41 (5): 17-22.   DOI: 10.3969/j.issn.1672-6952.2021.05.003
摘要1082)   HTML    PDF (1612KB)(1514)    收藏

以硫酸钛为原料,通过马弗炉直接高温锻烧制备二氧化钛(TiO2)。采用FT?IR、XRD、UV?Vis、SEM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直接煅烧法可以制备锐钛矿型二氧化钛,并将其应用于二苯并噻吩的氧化脱硫。以乙腈为萃取剂、二氧化钛为催化剂,考察了氧化法脱除模拟油中的二苯并噻吩。研究催化剂质量、反应温度、n(H2O2)/n(S)、不同含硫化合物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并且对催化剂循环使用性能进行考察。在最优脱硫条件下,二苯并噻吩、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苯并噻吩和混合柴油的脱硫率分别为99.5%、35.6%、65.0%和53.4%。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后,催化脱硫效果仍高达90.3%。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多孔固体材料吸附CO 2的研究进展
佟思琦, 建伟伟, 海秋岩, 解伟欣, 孙易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22, 42 (2): 30-37.   DOI: 10.3969/j.issn.1672-6952.2022.02.005
摘要1534)   HTML    PDF (672KB)(1452)    收藏

温室效应日渐显著,CO2的捕集与储存(CCS)是一种潜力巨大的减排措施,其中吸附法捕集CO2是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多孔固体材料因其优异的CO2吸附性能备受关注。针对吸附法脱除CO2的研究进行综述,介绍了五种不同的吸附材料,总结了影响它们吸附CO2的主要因素,以及改性后材料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温度、压强、孔结构的改变会影响材料的物理吸附性能;还原改性、氧化改性和金属离子负载改性能够改变材料表面官能团的种类或者数量,提高了材料的CO2吸附性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油基体系下天然气水合物浆液流动实验研究
潘振, 张立贺, 郝江涛, 朱健, 袁松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22, 42 (5): 62-70.   DOI: 10.3969/j.issn.1672-6952.2022.05.010
摘要473)   HTML12)    PDF (4502KB)(1400)    收藏

在多相流管输体系下,水合物浆液在流动过程中会遇到崎岖不平的地形地貌,此时采用倾斜管道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研究了天然气水合物浆液在倾斜管内的流动特性对堵塞管路的影响。在低温高压可视水合物实验环路上,开展了油基体系下油+天然气的水合物堵管实验,探究了初始压力、初始流量等因素对天然气水合物浆液流动和堵管时间的影响。同时,利用实时在线颗粒测试仪,对水合物生成、流动及堵管过程中水合物颗粒的微观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初始压力增大,天然气水合物的诱导时间、生成时间和浆液流动时间均缩短,天然气水合物堵管趋势增大;随着初始流量增大,天然气水合物的诱导时间、生成时间和浆液流动时间均延长,天然气水合物堵管趋势减小。对水合物生成至堵管的过程以及堵塞机理进行了分析。对油基体系下天然气水合物堵塞管路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油基体系下可以通过减小初始压力、增大初始流量来有效地减小天然气水合物堵塞管路的概率。研究结果可为维持和保证天然气水合物在管道中的安全流动提供理论参考及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 Q学习的异构多智能体系统最优一致性
程薇燃, 李金娜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22, 42 (4): 59-67.   DOI: 10.3969/j.issn.1672-6952.2022.04.011
摘要487)   HTML20)    PDF (674KB)(1358)    收藏

对有领导者的异构离散多智能体系统的最优一致性问题,提出了一种无模型的基于非策略强化学习的控制协议设计方法。由于异构多智能体系统的状态矩阵不同,其局部邻居误差的动态表达式比较复杂。与现有的多智能体系统分布式控制方案相比,所提算法减少了计算的复杂性。首先,建立由增广变量构造的多智能体系统全局邻居误差动态表达式。其次,通过二次型形式的值函数得到耦合贝尔曼方程和Hamilton?Jacobi?Bellman(HJB)方程。再次,求解耦合HJB方程的最优解,得到多智能体最优一致性的纳什均衡解,并给出纳什均衡证明。从次,基于无模型的非策略Q学习算法,求解多智能体最优一致性的纳什均衡解。最后,利用批判神经网络结构,结合梯度下降法实现了所提出的算法,并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房地产开发投资、GDP与我国房价的相关性分析
于 丹, 秦 捷, 方 丹, 王 博, 郐楚婷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17, 37 (1): 70-74.   DOI: 10.3969/j.issn.1672-6952.2017.01.014
摘要1358)      PDF (1686KB)(1335)    收藏
近年来,由于房地产市场的过度自由以及部分房地产开发商投机等原因,房价飘忽不定,是扼待解决的国民生计问题。为了探掘影响我国房价的深层次原因,并解决房价不合乎理性的问题,选取我国2005—2014年时间序列数据,运用E-view分析软件,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广义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分析了我国GDP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对房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GDP对房价存在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而房地产开发投资对房价的影响则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减弱。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纳米材料在堵水调剖药剂体系中的应用进展
叶金梅, 麻路, 赵奕安, 姚圆圆, 文婕, 张连红, 张辉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22, 42 (2): 38-43.   DOI: 10.3969/j.issn.1672-6952.2022.02.006
摘要769)   HTML    PDF (1003KB)(1291)    收藏

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和油田开发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材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堵水调剖剂中,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分别从泡沫、聚合物凝胶、乳液和超细水泥浆四个方面综述了纳米材料在堵水调剖剂中的研究进展和最新成果,并分析了纳米材料在堵水调剖剂中的作用机理及其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体系中加入纳米材料后,可凭借其尺寸小、表面积大等物理化学特性,与堵水调剖剂发生界面吸附、插层、剥落等相互作用,使堵水剂的稳定性、强度和耐温耐盐性显著提升,从而有效提高堵水率和油田采收率。此外,从堵水剂研发的角度指出了目前这方面研究存在的各种问题,以期对纳米材料在堵水调剖剂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延展型表面活性剂降低界面张力的机理研究
姜向东, 周朝辉, 张路, 马贵阳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23, 43 (3): 47-51.   DOI: 10.12422/j.issn.1672-6952.2023.03.008
摘要453)   HTML12)    PDF (2114KB)(1275)    收藏

为了研究新型延展型表面活性剂的构效关系和其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机理,采用旋转滴界面张力仪测定了在一定质量浓度的13?P系列(I?C13(PO) x S,x=5、10、15、20)与不同质量分数NaCl和正己烷(n?C6)到正十四烷(n?C14)条件下的等效烷烃数最小值(nmin)。结果表明,在高PO数(x=15、20)时,nmin随着NaCl质量分数的升高而增大;在低PO数(x=5、10)时,nmin随着NaCl质量分数的升高而减小。由此可以看出,在亲水亲油平衡效应和亲水疏水基尺寸匹配效应中,二者共同作用;在低PO数时,亲水疏水基尺寸匹配效应起主导作用;在高PO数时,亲水亲油平衡效应起主导作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张 洁,杨占旭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16, 36 (1): 7-11.   DOI: 10.3696/j.issn.1672-6952.2016.01.001
摘要920)      PDF (1163KB)(1258)    收藏
钠离子电池具有资源丰富、 成本低、 效率高、 化学性能稳定等优点, 成为锂离子电池的理想替代品。
主要阐述了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包括碳基负极材料、 低电压金属磷酸盐负极材料、 合金类储钠负极材
料、 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 钛酸盐类负极材料及其他负极材料, 并对各类负极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评价, 最后对钠离子
电池负极材料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反应机理研究进展
王彦, 王晓月, 曹瑞文, 班红艳, 李聪明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20, 40 (4): 11-20.   DOI: 10.3969/j.issn.1672-6952.2020.04.003
摘要2435)   HTML    PDF (3312KB)(1228)    收藏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化石燃料的使用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凸显。其中,CO2作为主要的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造成严重的危害。CO2选择性加氢制甲醇是解决温室效应、发展绿色能源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Cu基催化剂以其优异的催化性能和低廉成本而被广泛应用于CO2加氢制甲醇反应研究中。Cu基催化剂化学性质和电子特性的高度可调性,往往使其反应机理具有差异性,进而展现出不同的催化性能。针对Cu基催化剂催化CO2选择性加氢制甲醇的反应机理进行综述,旨在通过对反应机理的深入认识,为高效稳定的Cu基催化剂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双循环背景下石化企业供应链韧性评价研究
赵丽洲, 张宁峰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24, 44 (1): 89-96.   DOI: 10.12422/j.issn.1672-6952.2024.01.013
摘要1507)   HTML29)    PDF (1193KB)(1218)    收藏

随着环境不确定性的提高,中国石化企业供应链稳定性需求日渐攀升,供应链韧性评价已经成为判断石化企业风险应对能力的重要手段。基于双循环背景,通过构建石化企业供应链韧性评估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BP神经网络,对石化企业供应链韧性强度进行评估,确定了供应链韧性水平。结果表明,各石化企业的供应链韧性强度存在较大差异,供应链韧性整体水平偏低。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韧性供应链锻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UiO-66-NH 2 负载Pd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其催化反应
李 想,张艳梅,张 静,储 刚,权春善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17, 37 (1): 8-13.   DOI: 10.3969/j.issn.1672??6952.2017.01.002
摘要904)      PDF (3456KB)(1206)    收藏
以UiO-66-NH 2 纳米粒子为载体,采用浸渍和还原的方法制备了担载Pd纳米粒子的多相双功能催化剂UiO-66-NH 2 /Pd。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并分别以芳香烯烃的催化加氢、苯甲醛和氰基乙酸乙酯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为模型反应,考察了UiO-66-NH 2/Pd材料的加氢和碱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浸渍和还原的方法在UiO-66-NH 2  上引入了粒径为1nm 左右的Pd纳米粒子,Pd的质量分数为3.4%,材料的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催化剂UiO-66-NH 2/Pd能够高效催化多种烯烃的加氢反应,在苯乙烯的催化加氢反应中,催化剂循环使用6次,转化率大于96%,催化剂结构没有明显变化,催化剂UiO-66-NH2/Pd依然具备很好的碱催化能力,在苯甲醛和氰基乙酸乙酯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中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和循环稳定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C 9 石油树脂合成工艺的研究
闫 慧,刘述忻,孟 邱,丛玉凤,黄 玮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11, 31 (3): 1-3.   DOI: 10.3696/j.issn.1672-6952.2011.03.001
摘要575)      PDF (203KB)(1205)    收藏
探讨了以沸程为140~196℃的生产乙烯的副产物-C 9 馏分为原料,通过两段聚合法即自由基聚合
法和以Lewis酸为催化剂的催化聚合法合成C 9 石油树脂的工艺条件。考察了聚合方法、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产品
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自由基聚合和阳离子催化聚合的两段聚合法,在引发剂的质量分数0.01%、催化剂的质量
分数1.50%、反应时间4.5h(自由基聚合1.5h、催化聚合3.0h)、反应温度55℃的条件下,产品收率比采用单一的自
由基引发聚合的方法及阳离子催化聚合的方法高很多,且色泽浅。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电渗析提锂技术研究进展
王阳, 韩乔, 杨占旭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23, 43 (1): 1-7.   DOI: 10.12422/j.issn.1672-6952.2023.01.001
摘要1267)   HTML95)    PDF (1984KB)(1195)    收藏

综述了不同电渗析体系对盐湖中锂的分离效果,包括单选择性电渗析、离子液膜、双极膜,其中离子液膜具有对Li+的高度识别、电解下的长期稳定性和低能耗等特点,发展前景较为广阔;分析了不同电渗析体系在盐湖提锂中的优缺点及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推动应用电渗析体系进行盐湖提锂的工业化研究。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γ⁃Al2O3 的制备及在长链烷烃脱氢催化剂中的应用
曲圣涛,王钰佳,刘冬梅,王海彦,赵鹏泽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19, 39 (4): 34-39.   DOI: 10.3969/j.issn.1672-6952.2019.04.007
摘要668)   HTML    PDF (1802KB)(1173)    收藏
铝源采用Al2(SO4)3溶液,沉淀剂采用NH4HCO3溶液,通过改进制备过程中的老化步骤,对前体碳酸铝铵(AACH)和焙烧后的γ⁃Al2O3进行结构调变,制备了具有多级孔结构的高比表面积纳米γ⁃Al2O3。以大孔⁃介孔多级孔结构纳米γ⁃Al2O3为载体,制备了Pt⁃Sn⁃K/γ⁃Al2O3长链烷烃脱氢催化剂。以C10―C13长链烷烃为原料,在小型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及稳定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经过二次调变后得γ⁃Al2O3载体具有大孔⁃介孔多级孔结构,并且介孔和大孔孔径分布相对集中,平均孔径、孔容和比表面积分别达到25.40 nm、2.09 cm3/g和284.5 m2/g。Pt⁃Sn⁃K/γ⁃Al2O3催化剂在催速条件下的长链烷烃脱氢初始转化率达到26.9%,连续反应18 h后,转化率仍能达到21.3%,转化率高于商业γ⁃Al2O3催化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计算机视觉布料瑕疵检测方法综述
韩济阳, 曹江涛, 王贺楠, 姬晓飞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22, 42 (1): 70-77.   DOI: 10.3969/j.issn.1672-6952.2022.01.013
摘要1258)   HTML    PDF (696KB)(1169)    收藏

长久以来,布料的瑕疵检测工作一直由质检员完成,瑕疵判别过程受主观因素影响大,存在检测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基于视觉技术的布料瑕疵检测系统逐渐成为取代人工质检的重要解决方案。针对基于视觉技术的布料瑕疵检测,从行业发展情况、通用检测标准、系统整体结构、检测算法的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目前市面上已经存在的基于视觉技术的布料瑕疵检测产品,分析了目前常用的瑕疵检测标准与检测系统的基本结构,梳理并对比了近年来图像处理与深度学习技术在布料瑕疵检测领域的研究现状。最后,总结了各方面尚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并探讨了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碳基及碳基复合材料吸附剂对VOCs吸附性能研究进展
张绍鹏, 建伟伟, 马丹竹, 刘超, 王雪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21, 41 (1): 30-36.   DOI: 10.3969/j.issn.1672-6952.2021.01.006
摘要1339)   HTML    PDF (846KB)(1166)    收藏
针对不同的碳基吸附材料(活性炭、生物质碳、碳纳米管和碳硅复合材料),分别从吸附材料结构参数、有机废气分子性质、水蒸气含量及吸附温度等因素对VOCs吸附性能的影响进行综述。简单介绍了其原理、特点及应用水平,并指出碳基吸附剂结构参数和吸附过程中的操作参数对吸附量的影响,提出了碳基吸附剂在VOCs吸附工艺中的发展前景。在不断提高碳基吸附剂对VOCs吸附量的同时,提高循环再生性能,降低工业生产中高温和潮湿环境对吸附量的影响,是今后碳基吸附剂研究的方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抗积碳S OF C阳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张磊磊,李 闯,宋昭远,龙 文,张 雷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15, 35 (6): 6-11,19.   DOI: 10.3696/j.issn.1672-6952.2015.06.002
摘要687)      PDF (1588KB)(1166)    收藏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S OF C) 是将燃料气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全固态结构的装置, 具有高效、无污染等优点。传统S OF C阳极材料是镍基陶瓷材料( N i / Y S Z) , 它在高温下会出现积碳和硫中毒的问题。因此, 探索和开发抗积碳、 耐硫的阳极材料显得尤为必要。综述了抗积碳S OF C阳极材料的一些研究进展, 特别关注了钙钛矿型阳极材料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 分析了该类阳极的优点及缺点, 并展望了抗积碳S OF C阳极材料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王健, 于靖尚, 米俊锋, 杜胜男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21, 41 (6): 36-41.   DOI: 10.3969/j.issn.1672-6952.2021.06.007
摘要1361)   HTML    PDF (973KB)(1165)    收藏

综述了目前四大类除尘器的除尘特点及工作机理。同时,针对静电除尘技术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多种不同因素(设备自身结构参数、气体特性、粉尘性质)对静电除尘设备除尘效率的影响,并总结了静电除尘器当下存在的技术上的不足:放电极的选材、最佳参数的优化、集尘板防腐及清洗等问题。未来应着重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开发适用于新形式电除尘器的放电极材料,解决复杂气氛下的放电特性及除尘效率、集尘端绝缘性能下降的问题及防腐等问题。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杯芳烃磺酸的应用新进展
王晓梅,于奇弘,陈 平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17, 37 (1): 1-7.   DOI: 10.3969/j.issn.1672-6952.2017.01.001
摘要885)      PDF (3246KB)(1158)    收藏
简要介绍了两类水溶性杯芳烃———磺化杯芳烃以及磺化硫代杯芳烃的合成,合成过程虽经多步处理,但合成方案较成熟,处理过程简单;其次概述了磺化杯芳烃的热稳定性,该性质为后续的应用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条件,并着重综述了磺化杯芳烃在催化方面的应用,其较强的酸性基团满足了催化反应中所需的酸性条件,此外,与其他类型的酸催化剂相比,磺化杯芳烃易于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回收再利用,是一种绿色有机催化剂;最后在配位作用、络合包结、分子离子的识别等作用中作为母体化合物,其应用性能表现良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长输油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郭颖, 杨理践, 赵佰顺, 张贺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22, 42 (4): 25-31.   DOI: 10.3969/j.issn.1672-6952.2022.04.005
摘要995)   HTML51)    PDF (1683KB)(1157)    收藏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大数据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管道泄漏检测技术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将管道泄漏检测技术分为连续性技术和非连续性技术两大类,介绍了多种泄漏检测方法的原理,总结并分析了国内外长输油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对多种检测方法相结合的输油管道泄漏检测与定位技术在长输油管道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事件触发和欺骗攻击的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
季博威, 张笑, 严沈, 顾洲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22, 42 (4): 87-96.   DOI: 10.3969/j.issn.1672-6952.2022.04.014
摘要448)   HTML2147483647)    PDF (1424KB)(1118)    收藏

随着网络化电力系统复杂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控制方案很难满足实际需求,带宽受限、网络安全,以及执行器饱和等问题成为影响电力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针对带宽资源受限问题,引入改进的事件触发机制以提高带宽资源的利用率;同时,构造欺骗攻击和执行器饱和下的电力系统新的数学模型;基于该系统模型,根据Lyapunov理论推导出电力系统稳定的充分条件,并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技术,给出安全控制器的设计方案;最后,通过一个电力系统实例来说明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多起伏大高差油气混输管道停输和再启动瞬态流动规律研究
李嘉宁, 杜胜男, 范开峰, 晁凯, 黄雪松, 李伟, 王卫强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22, 42 (2): 55-60.   DOI: 10.3969/j.issn.1672-6952.2022.02.009
摘要620)   HTML    PDF (2023KB)(1116)    收藏

采用OLGA软件建立了某油气混输管道几何模型,研究了管道停输和再启动过程中的瞬态流动规律。首先,分析了管道稳态运行时沿线温度、压力和持液率的分布特点,确定了沿线温度最小值所处位置及压力最大值所处位置,分析了环境温度和停输时间对运行参数的影响,确定了可保证温度最低点处原油温度高于其凝点的安全停输时间。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停输时间不应超过安全停输时间,否则容易出现管道凝管、启动压力过大等问题,威胁管道的安全运行。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双金属MOF⁃74(Mg x Ni 1- x )的制备及其对CO 2/N 2的吸附分离性能研究
杨萍, 李有喜, 蔡武锋, 梁文博, 段林海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22, 42 (6): 1-7.   DOI: 10.3969/j.issn.1672-6952.2022.06.001
摘要923)   HTML50)    PDF (1354KB)(1112)    收藏

以Mg、Ni为中心金属、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模板剂,采用溶剂热法合成HP?MOF?74(Mg x Ni1-x )(x=0.25、0.50、0.75)样品,以烟道气中CO2和N2为吸附质,考察了HP?MOF?74(Mg x Ni1-x )样品在273 K和298 K下吸附分离CO2/N2的性能;通过静态容量法在273 K和298 K处测试了三种不同HP?MOF?74(Mg x Ni1-x )样品上CO2和N2的等温线,并使用双位点Langmuir?Freundlich(DSLF)和单位点Langmuir?Freundlich(SSLF)模型对获得的实验数据集进行了拟合;根据理想吸附溶液理论(IAST),估算了CO2/N2二元混合物的吸附选择性;使用Clausius–Clapeyron方程计算了等量吸附热(Qst)。结果表明,在273 K和100 kPa的条件下,HP?MOF?74(Mg0.50Ni0.50)样品的CO2吸附量为4.864 mmol/g;CO2和N2在HP?MOF?74(Mg0.50Ni0.50)样品上的吸附等温线分别与DSLF和SSLF模型十分吻合,说明CO2的吸附行为是双孔位吸附,而N2的吸附行为是单位点吸附;HP?MOF?74(Mg0.25Ni0.75)样品对CO2的IAST吸附选择性为2 263,吸附量和选择性均优于传统吸附剂MOF?74材料;CO2在HP?MOF?74(Mg x Ni1-x )样品上的等量吸附热均高于N2,说明CO2在HP?MOF?74(Mg x Ni1-x )样品上的表面自由结合能更高。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HLB对原油乳化降黏的影响及分析
张梦轲,吴玉国,常显扬,吕文怡,王桐宇,张博南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19, 39 (2): 27-32.   DOI: 10.3969/j.issn.1672-6952.2019.02.005
摘要867)   HTML    PDF (1605KB)(1109)    收藏
利用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和丙二醇嵌段聚醚(L61)两种乳化剂配置不同亲水亲油平衡值(Hydrophilic Lipophilic Balance,HLB)的混合乳化剂,针对辽河油田欢喜岭采油厂二区稠油进行降黏实验,以探明该稠油最适宜乳化剂的HLB。同时,采用聚焦光束反射测量仪(Focused Beam Reflectance Measurement,FBRM)对稠油乳状液进行微观实时测量,分析液滴数量及粒径对原油乳状液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混合乳化剂的HLB为9.0时,降黏效果最好,小液滴数量趋于稳定,小液滴数量与HLB不等于9.0的乳化剂相比明显偏低,液滴分布均匀,乳状液性质稳定。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变压吸附提纯氢气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张硕, 宋强, 张玉龙, 张佳丽, 孙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23, 43 (6): 30-36.   DOI: 10.12422/j.issn.1672-6952.2023.06.005
摘要848)   HTML52)    PDF (609KB)(1100)    收藏

氢气作为一种清洁无碳、灵活高效的新型能源,其应用市场潜力巨大。变压吸附提纯氢气具有纯度高、能耗低、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是当前制氢的主要分离技术,优化变压吸附工艺和改良吸附剂是变压吸附制氢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通过调研相关文献,综述了变压吸附制氢在理论模拟研究、工艺调控优化和吸附剂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并对变压吸附制氢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几种特殊类型积分的概率计算方法
于晶贤,李金秋,苗 晨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12, 32 (4): 95-98.   DOI: 10.3696/j.issn.1672-6952.2012.04.025
摘要629)      PDF (936KB)(1099)    收藏
    考虑到利用牛顿-莱布尼茨公式求解某些类型积分的复杂性和不可行性,利用概率论中指数分布、正态分布和卡方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与数字特征,对微积分中三种特殊类型的积分进行了计算,得到了这3种特殊类型积分的计算公式,体现了概率方法在计算某些类型积分时的简便性,进而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概率论与微积分之间的紧密联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Ln⁃MOF质子传导材料研究进展
李虹陆, 黄亮亮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23, 43 (2): 35-41.   DOI: 10.12422/j.issn.1672-6952.2023.02.006
摘要807)   HTML25)    PDF (1489KB)(1089)    收藏

质子传导材料是传感器和燃料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人们对晶态质子传导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方面。镧系金属有机框架(Ln?MOF)是MOF家族的重要一员,镧系离子因具有较强的配位能力、路易斯酸性和复杂的功能性,容易形成稳定的多样性骨架。对主体骨架中引入不同功能性酸基团(羧酸、膦酸或磺酸基团等)的Ln?MOF材料在质子传导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Ln?MOF材料在质子传导研究中面临的挑战做出展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大直径高长径比银纳米线的合成及其性能
杨聪颖, 宋雨方, 虞灿义, 杨帅, 钟炜锋, 张洪吉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22, 42 (2): 1-7.   DOI: 10.3969/j.issn.1672-6952.2022.02.001
摘要757)   HTML    PDF (2113KB)(1079)    收藏

采用改进的乙二醇法,通过调控Cl-物质的量、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物质的量和反应温度,高效合成了直径约130 nm、长度约150 μm、长径比约1 150的银纳米线(AgNWs)。所有原料在反应前一次性投入,无需使用注射泵等设备严格控制组分含量,合成的AgNWs纯度高,杂质少;同时,以过滤的方式提纯,洗涤两次即可得到极为纯净的银纳米线,适合规模化生产。通过旋涂的方式在石英玻璃基底上构建AgNWs导电网络,结果表明,550 nm处的透光率高达95.5%,薄层电阻低至52.0 Ω/sq,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油气润滑技术在石化装置机泵群上的应用
孙春一, 仇涤凡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08, 28 (1): 28-30.  
摘要448)      PDF (205KB)(1071)    收藏
        随着润滑技术的不断发展, 出现了油气润滑技术。介绍了油气润滑的特点、工作原理和系统组成, 阐述了在石油化工装置机泵群上应用油气润滑技术的关键, 讨论了润滑量计算和气液二相混合流体润滑膜计算的过程, 以常减压装置Y 型油泵润滑为例, 说明了油气润滑的作用, 结果表明, 在石油化工行业, 这种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电压补偿伏安法测量电阻
符时民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07, 27 (1): 90-92.  
摘要831)      PDF (191KB)(1056)    收藏
        指出传统伏安法测量中值电阻时, 由于电流表的内接法或外接法会给测量结果带来系统误差。介绍了用电压补偿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 给出了内接法、外接法及补偿伏安法测量电阻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 并对其不确定度进行比较, 对测量数据进行了处理, 给出待测电阻的测量结果和不确定度及误差的计算结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汽车制造业财务杠杆与盈利能力的实证分析
周星宇, 韩亮亮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22, 42 (2): 91-96.   DOI: 10.3969/j.issn.1672-6952.2022.02.015
摘要1114)   HTML    PDF (490KB)(1031)    收藏

近年来,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汽车行业销量不断下降,财务杠杆比率持续攀升。为提高汽车制造企业盈利能力,借助SPSS 26.0和EXCEL 2010工具,采集了汽车企业中145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7—2019年的财务数据为样本,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企业财务杠杆比率与企业盈利能力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汽车上市公司财务杠杆水平与盈利能力呈负相关关系;企业成长能力与盈利能力呈正相关关系,且企业成长能力在影响盈利能力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中介效应;企业财务杠杆水平与成长能力呈负相关关系。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用铜基催化剂研究进展
刁国华, 潘立卫, 范琳, 韩新宇, 钟和香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21, 41 (4): 1-8.   DOI: 10.3969/j.issn.1672-6952.2021.04.001
摘要3660)   HTML    PDF (855KB)(1023)    收藏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持续增加,二氧化碳(CO2)气体的排放量也日益增长。CO2电化学还原(ERC)制备燃料和化学品技术是实现CO2转化利用及可再生能源储存的有效途径。铜(Cu)基催化剂是一类能够以较高效率将CO2直接还原为高附加值化学品(如碳氢化合物)的催化剂,因而是ERC技术的研究重点之一。重点综述了近几年ERC技术用Cu基催化剂的主要研究进展。首先概述了ERC的反应原理及其存在的技术挑战,然后从铜金属催化剂、多金属铜基催化剂、铜氧化物及其衍生催化剂和铜?有机物复合催化剂方面,讨论了Cu催化剂结构、组成的协同调控策略。此外,还分析了Cu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和仍待解决的问题,最后对该类催化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信用转移矩阵的违约概率和风险溢价计算
姜凤利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15, 35 (4): 66-69,80.   DOI: 10.3696/j.issn.1672-6952.2015.04.015
摘要508)      PDF (881KB)(1023)    收藏
 信用评级是对个人、 经济体和金融工具履行各种经济承诺能力及可信任程度的综合评价。信用评级的主要功能在于揭示信用风险, 它在提高金融市场效率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准确的信用评级对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信用评级转移矩阵研究了不同信用评级和到期期限的证券发行人的违约概率, 并进一步研究了信用评级、 到期期限和违约概率与风险溢价的关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膜分离技术在盐湖提锂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余嘉俊, 赵爽, 冯霄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23, 43 (4): 30-35.   DOI: 10.12422/j.issn.1672-6952.2023.04.005
摘要891)   HTML72)    PDF (461KB)(1018)    收藏

近年来,新能源等行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对锂资源的强烈需求。我国锂资源储备丰富,但80%分布在盐湖卤水中,盐湖高的镁锂质量浓度比使锂资源的提取极其困难。因此,亟须开发低成本、高效率的盐湖提锂技术,以保证我国锂资源的稳定供应。最近研究显示,新兴膜分离技术相较于传统工艺有望实现盐湖提锂技术的进一步突破。介绍了盐湖卤水中提取锂的最新膜技术,从核心膜材料孔道结构、孔内化学环境的精确设计、新型成膜工艺的开发以及多种膜过程耦合的角度讨论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以期为新型膜材料的设计提供指导。同时,进一步归纳总结目前膜分离技术在盐湖提锂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并展望了仿生膜材料的潜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长输油气管道泄漏检测方法概述及实用性分析
佟倡,王卫强,陈博宇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18, 38 (03): 57-61.   DOI: 10.3969/j.issn.1672-6952.2018.03.011
摘要1173)      PDF (1101KB)(1010)    收藏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石油与天然气作为主要能源的代表,其需求量不断增大,长输油气管道的安全风险问题也备受关注。尤其是,近几年来管道泄漏爆燃事故时有发生,不仅给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和破坏。因此,将智能、高效的泄漏检测定位方法应用于油气管道及时制止次生灾害的发生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分析管道泄漏产生的主要原因,概述了目前常用的几种管道泄漏检测方法,并采用负压波和流量平衡法相结合的方法在原油管道进行泄漏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对输油管道泄漏进行实时监测,尤其是微小缓慢的泄漏,同时也可以准确定位泄漏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正己烷在微波诱导下芳构化反应
王 婵, 赵增华, 周秉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07, 27 (2): 24-26.  
摘要520)      PDF (250KB)(997)    收藏
   以正己烷为原料, ZnNi/ H ZSM -5 为催化剂, 分别采用微波和常规两种加热方式, 在不同反应温度条件下进行芳构化反应。在微波作用下, 催化剂的B 酸、L 酸活性中心被选择性激活, B 酸、L 酸酸性的增强提高了芳构化反应速度, BTX(苯, 甲苯和二甲苯)收率相应提高, 进了反应物裂解、聚合、环化、脱氢芳构化反应的进行。微波加热存在适宜反应温度区间, 450 ℃时BTX 给出中收率较高, 比常规加热提高约5 %, BTX 选择性提高约4 %, 同时也催化了烷基芳烃脱烷基反应, 芳烃分布发生改变, 苯、甲苯选择性上升, 乙苯、二甲苯选择性下降。随温度的继续升高, 裂解副反应加剧, 抑制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但C 6 以下组分含量及BTX 收率仍高于常规加热。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螺母垫圈对螺栓法兰接头应力分布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杨松宇, 多依丽, 孙铁, 王承彬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22, 42 (3): 62-67.   DOI: 10.3969/j.issn.1672-6952.2022.03.011
摘要576)   HTML    PDF (2114KB)(994)    收藏

建立螺栓法兰垫片整体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DN500螺栓法兰连接系统的紧固实验,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通过控制螺母垫圈宽度及管道介质压力,对比分析了螺母垫圈对垫片及螺栓上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合理尺寸的螺母垫圈不仅可以增加螺母与法兰面的接触面积,提高垫片上的压应力,而且在螺栓预紧载荷及介质压力高的情况下,可以防止螺栓的弯曲变形及垫片的圧溃失效,提高螺栓的使用寿命,改善螺栓法兰连接系统整体的密封性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糠偶姻的制备
朱 丹,张 颖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09, 29 (2): 28-30.  
摘要710)      PDF (482KB)(986)    收藏
研究了一种以糠醛为原料,盐酸硫胺素(VB1)为催化剂,在pH 为9~10的碱性条件下,采用安息香
缩合反应合成糠偶姻。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质量对收率的影响,确定合成工艺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
度65℃,反应时间2.0h,VB18.0g,收率达到82.7%。产物为白色针状晶体,熔点为138~139℃,产品结构用红外
光谱、元素分析方法进行表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F LUENT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与分析
高德真,李佳璐,李德臣,刘 姝,王晓宁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15, 35 (4): 5-8,15.   DOI: 10.3696/j.issn.1672-6952.2015.04.002
摘要789)      PDF (2420KB)(985)    收藏
以T型管道为试验平台, 利用压缩空气输送直径为1. 2mm的沙粒进行气力输送试验。在改变发送流量和发送压力的条件下, 利用F LUENT软件对气力输送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 得到分支管道中压降与气固两相体积分数的变化。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单位长度管道内压降与发送流量和发送压力成正比; 管道底部固相颗粒体
积分数与发送流量成反比, 与发送压力成正比; 管道底部气相体积分数与发送流量成正比, 与发送压力成反比。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符, 为气力输送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相关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C 4  烯烃叠合反应及催化剂研究现状
李丹阳,刘 姝,王晓宁,孟凡立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16, 36 (5): 1-5.   DOI: 10.3969/j.issn.1672-6952.2016.05.001
摘要889)      PDF (1250KB)(979)    收藏
简述了国内外C 4 烯烃叠合反应的研究现状,结合相关技术进展对C 4 烯烃的化工利用途径进行了归纳。以异丁烯为例,介绍了叠合反应的化学反应机理;着重阐述固体磷酸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和研究概况。针对我国低碳烯烃的利用现状,提出了C 4 烯烃的发展应用前景和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FLUENT的弯管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
邱立杰,张国福,郝明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13, 33 (1): 48-52.  
摘要694)      PDF (5767KB)(970)    收藏
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中的RNGk飊毰湍流模型,对90曘圆形弯管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
通过对比不同初始速度条件下弯管的内部流场,找出了弯管的压力场和速度场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同时模拟出
二次流现象,为今后弯管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氧化铈纳米材料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刘玉娟,许 骥,佟宇飞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17, 37 (5): 8-12.   DOI: 10.3969/j.issn.1672-6952.2017.05.002
摘要1596)      PDF (1032KB)(962)    收藏
氧化铈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稀土氧化物,主要在紫外吸收、发光材料、催化剂等方面。纳米氧化铈具有特殊的性质,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氧化铈研究进展,综述了水热法、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微波法等氧化铈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及研究现状,并总结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