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硝酸处理过的椰壳活性炭做载体, 锡、 铜等金属氯化物为活性组分, 采用等体积溶液浸渍法制备了用于乙炔氢氯化反应的无汞S n - C u / C催化剂和不同助剂添加量的S n - C u M / C催化剂, 并用X射线衍射( XR D) 和物理化学吸附仪对其进行了表征。采用常压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催化剂的优化反应工艺条件。结果表明. 采用酸处理后的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与孔径都有明显增加, 且催化剂的金属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分散均匀。优化反应工艺条件为: 反应温度1 7 0, 体积空速3 0h-1, 原料配比V( HC l ) / V( C 2H2) =1. 0 5。在该条件下考察催化剂的催化反应性能, 结果表明, S n - C u / C催化剂的初活性可以达到9 8%以上, 选择性达9 9%。在添加不同量的助剂组分后, 在同样反应条件下, 催化剂的活性及稳定性均有较大提高, 在反应近2 0h后, 催化剂乙炔转化率达到9 8%, 选择性达到9 9%。
采用液相离子交换法制备了C u Y / B e t a吸附剂, 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 XR D) 、 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 F T I R) 、 N2 吸附 - 脱附、 吡啶吸附原位红外( P y 灢 I R) 等手段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利用间歇静态法和固定床穿透曲线法相结合的手段来考察吸附剂对真实燃料油催化裂化油( F C C) 以及加氢脱硫油( HD S) 的脱硫性能。实验研究表明, C u Y / B e t a吸附剂与本实验室前期液相离子交换法制备的C u Y吸附剂相比, C u Y / B e t a吸附剂的表面L e w i s( L)酸酸量增多, 但其强度减弱。通过对其吸附脱硫性能考察发现, 与 N a Y / B e t a复合分子筛和C u Y吸附剂相比, C u Y /B e t a吸附剂对以上两种燃料油表现出更好的吸附脱硫效果。
为了研究制备条件对铜铬催化剂酸性质的影响, 建立了铜铬催化剂酸性质的检测方法, 并采用共沉淀方法研制了不同制备条件的铜铬催化剂, 通过S EM 对晶貌的分析得出, 催化剂的酸性质与催化剂晶貌有关。通过T h a n a b l e假说和S e i y a m a假说建立了铜铬二元氧化物模型, 分析得出, 处于无定形状态的铜铬催化剂, 其酸中心主要由一元氧化物氧化铜和氧化铬本身带来的, 而处于结晶态的铜铬催化剂, 其酸中心除了由一元氧化物本身带来的之外, 还由于氧化铜和氧化铬混合的不均匀引起的B酸中心的增加。从而表明, 铜铬二元氧化物的晶粒越小, 晶粒越均匀, 催化剂的酸性质越弱, B酸比例越小, 相反则越强。
采用表面张力仪、 界面黏弹性仪和Z e t a电位仪, 研究了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水中的固体颗粒( 纳米S i O2、 钠基蒙脱土) 与驱油剂( 碱、 表面活性剂、 聚合物) 作用对油水界面性质及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固体颗粒与 N a OH作用使得油滴表面Z e t a电位绝对值增大; 固体颗粒与烷基苯磺酸盐作用, 油水界面张力增大, 水相固体颗粒使得油水界面剪切黏度减小; 固体颗粒与 HP AM 作用使得油滴表面Z e t a电位绝对值明显增大。固体颗粒与碱作用时, 其低质量浓度不利于 O /W 乳状液的稳定, 而高质量浓度( 8 0 0m g / L) 则有利于 O /W 乳状液的稳定;固体颗粒与烷基苯磺酸盐作用使得 O /W 乳状液稳定性增加, 而与 HP AM 作用则减小 O /W 乳状液的稳定性。
为较好的控制和预测石油化工过程中油品掺混后的黏度, 获得对于不同工艺情形的精度较高的掺混黏度预测模型, 以黏度比为工况划分标准, 相对误差的绝对值及工程允许误差为评价准则, 评价了8种二元油品掺混黏度的预测模型。得到了各个模型在全黏度比1~1 0 6 内的黏度预测特性。计算分析了各个模型的预测精度。按黏
度比, 对掺混黏度预测做了模型的优选。结果表明, A r r h e n i u s 、 B i n g h a m、 K e n d a l l等基本模型的预测结果波动及误差较大, 不推荐使用, 黏度比在1~1 0 3 时优选C h e v r o n模型, 黏度比在1 0 4~1 0 5 时优选C r a g o e模型, 而黏度比在1 0 5~1 0 6 时各模型都超出允许范围, 且波动及偏差较大, 预测效果不好, 亟待开发出一种适用模型。
当流体诱发换热器管束的振动较大时, 换热管振幅最大处会产生换热管和挡板之间的碰撞, 导致换热管产生微动磨损, 进而产生破坏。利用 AN S Y S软件对某型换热器换热管的瞬态流体激振响应进行了有限元分析, 在此基础上, 研究了换热管和挡板之间由于较大的激振响应振幅所产生的随机碰撞现象, 计算了换热管和挡板
之间随机碰撞力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响应和振动规律, 为换热器管束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