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新能源(燃料电池用荷电膜及膜过程)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环糊精交联的聚(三联苯⁃芴⁃哌啶)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
张鑫莉, 韩龙, 巩守涛, 张凤祥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24, 44 (6): 23-31.   DOI: 10.12422/j.issn.1672-6952.2024.06.004
摘要1529)   HTML4)    PDF (1984KB)(239)    收藏

聚芳基哌啶阴离子交换膜(AEM)具有优异的耐碱稳定性,在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碱性电解水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利用扭曲大体积结构的9,9?二苯基芴单体,制备了聚(三联苯?芴?哌啶)阴离子交换膜(PTDP);在此基础上,引入溴化改性的亲水大体积环糊精交联剂(β?CD?Br7),利用二者共同调控了AEM内的微相分离结构,并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温度为80 ℃时,交联剂质量分数为5%的qPTDP?10?CD5 AEM的电导率为130.2 mS/cm;在温度为80 ℃的1 mol/L NaOH溶液中浸泡2 000 h后,其电导率保持率为94.3%,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当温度为80 ℃时,采用qPTDP?10?CD5膜组装的氢氧燃料电池表现出1 490 mW/cm2的峰值功率密度;在电池耐久性测试中,采用qPTDP?10?CD5膜组装的燃料电池经30 h后,电压保留率为89.7%,表现出良好的电池性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柔性质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
高伟民, 王吉林, 车全通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24, 44 (6): 32-41.   DOI: 10.12422/j.issn.1672-6952.2024.06.005
摘要1202)   HTML6)    PDF (3864KB)(94)    收藏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在众多新型能量存储与转化装置中,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因具有可将化学能高效、安全地直接转化为电能、应用场景广泛等优点备受关注,而质子交换膜是其核心部件,质子电导率以及机械强度相互制约等问题成为困扰其发展的主要难题。虽然关于质子交换膜单一性能的提高研究已经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但是其关键技术性能相互制约的问题仍困扰其发展,并影响燃料电池的进一步商业化。发展柔性质子交换膜是解决此技术难题的主要策略。基于此,从柔性聚合物材料、结构优化、柔性添加体设计三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柔性质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期待为突破柔性质子交换膜的性能瓶颈提供启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花瓣状SnSe/rG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氧还原性能
王亚男, 孟楚楚, 裴笠然, 王栖桐, 李君华, 钱建华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24, 44 (6): 42-50.   DOI: 10.12422/j.issn.1672-6952.2024.06.006
摘要1642)   HTML8)    PDF (5271KB)(78)    收藏

采用微波法一步实现氧化石墨烯还原与SnSe的原位负载及界面组装,成功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rGO)负载花瓣状SnSe复合材料(SnSe/rGO)。通过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手段对SnSe/rGO进行表征,并研究了rGO质量分数对复合材料电催化氧还原反应(ORR)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nSe与基体rGO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并以Sn—C和Sn—O—C为电荷转移的桥梁;花瓣状SnSe与rGO紧密结合,形成了较为稳固的三维网状结构,支撑催化剂总体结构不坍塌;SnSe/10%rGO催化剂(10%rGO表示rGO的质量分数为10%)具有良好的ORR活性,其极限电流密度为3.79 mA/cm2,起始电压(vs.RHE)为0.85 V,电子转移数为3.10;具有比商业20%Pt/C催化剂(20%Pt表示Pt质量分数为20%)更为优良的电催化长期稳定性:反应20 000 s后的相对电流密度仍能保持81.15%。研究结果为燃料电池用非贵金属阴极ORR催化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思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燃料电池用半互穿网络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及表征
卢静, 王璐璐, 高慧, 王吉林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24, 44 (6): 51-58.   DOI: 10.12422/j.issn.1672-6952.2024.06.007
摘要1499)   HTML4)    PDF (2450KB)(51)    收藏

通过构建基于咪唑官能化溴代聚苯醚(ImF?BPPO)与季铵化聚乙烯醇(QPVA)的半互穿聚合物网络(sIPN)化合物,制备了一系列新型阴离子交换膜(AEMs);系统地研究了QPVA质量分数对复合膜综合性能的影响;利用1H?NMR、FT?IR和SEM对膜结构和复合膜形貌进行了分析,并测试了复合膜的离子交换量、含水率、电导率等性能指标。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系列复合膜相容性较好,无明显相分离现象产生;当QPVA质量分数为40%时,复合膜的含水率和溶胀率分别为58.2%和24.6%,80 ℃时的电导率为67.24 mS/cm,用浓度为6 mol/L的KOH溶液浸泡168 h后,仍能保留初始电导率的90%左右,表明该膜具有良好的电导率和耐碱稳定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