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首页
期刊简介
期刊简介
组织机构
联系我们
政策制度
编辑政策
伦理政策
开放获取
管理制度及其他规定
作者中心
投稿指南
下载中心
编委会
转到大学学报
学校首页
English
当期目录
2011年 24卷 3期 刊出日期:2011-06-25
上一期
下一期
石油化工
基于DSC技术表征油水乳化液的研究
朱玲,陈家庆,常俊英,潘莹
2011, 24 (3): 1-4.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1.03.001
摘要 (
)
PDF ( 276KB ) (
)
根据自由水和界面水冷凝时结晶的温度和热焓值不同, 采用DSC 技术分析表征了油水乳化液中不同状态的水, 还比较了油水乳化液的相对稳定性。结果表明, 当含水的质量分数超过15 %时, 样品不仅在-40 ℃出现了对应于界面水冷凝的放热峰, 而且在-18 ℃新出现自由水冷凝的放热峰, 并随水配比增加, 出峰温度略有上升。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 30%W/ O 油水乳化液样品稳定性下降, 界面水相对含量减少, 当放置时间超过8 d 后, 在样品 DSC 谱图上不再出现界面水冷凝放热峰, 自由水冷凝对应的放热峰面积明显增大, 说明油水乳化液的稳定性被完全破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复合分子筛Y/SAPO-5的合成与表征
秦玉才,段林海,潘明雪,张晓彤,连丕勇,王红,宋丽娟
2011, 24 (3): 5-7.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1.03.002
摘要 (
)
PDF ( 278KB ) (
)
以磷酸、拟薄水铝石和硅溶胶为原料, 三乙胺为模板剂, 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Y/SAPO -5 复合分子筛。利用XRD、FT -IR、SEM 等手段对样品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 所合成的分子筛是Y 型分子筛晶粒被SAPO - 5 分子筛晶粒包裹形成的10 μm 左右的球状双结构复合分子筛。采用催化甲醇脱水制备二甲醚的反应考察了复合分子筛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 对于催化甲醇脱水制备二甲醚的反应所合成的复合分子筛在温度为463 ~ 523 K 时随温度升高甲醇转化率增大, 且仍保持着较高的DME 选择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渣油中溶于正庚烷但不溶于正戊烷沥青质性质分析
范勐,孙学文,许志明,赵锁奇
2011, 24 (3): 8-12.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1.03.003
摘要 (
)
PDF ( 339KB ) (
)
利用GPC , XRD, 1 H -NMR, SEM 及H yperChem 模拟等技术手段对加拿大油砂沥青减压渣油VTB 中溶于正庚烷但不溶于正戊烷的沥青质((C5-C7)沥青质)的性质进行了考察, 并与正戊烷沥青质、正庚烷沥青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C5 -C7)沥青质的质量分数为9 .80 %, 主要由小分子组成, 其芳香片层没有形成堆积结构, 在三种沥青质中拥有最低的芳碳率和芳香环数, 但环烷环数的数目最多(2.60 个), 与芳香环相连的烷基链的长度要高于另外两种沥青质0 .5 个碳原子, 该种沥青质颗粒尺寸较大, 表面光滑、平整, 能量最高(266.73 kJ/mo l), 稳定性最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取代-2,3-二氢-4(1H)-喹唑啉酮衍生物合成方法
王敏,高晶晶,向刚伟,王磊
2011, 24 (3): 13-16.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1.03.004
摘要 (
)
PDF ( 232KB ) (
)
在氯化铝催化作用下, 以水为溶剂, 将2-氨基苯甲酰胺和醛/ 酮室温研磨后, 温度为60 ℃时加热反应, 可有效环化合成一系列2-取代-2 , 3 -二氢-4(1H)-喹唑啉酮衍生物。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考察了催化剂和水的用量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n(2-氨基苯甲酰胺)/n(醛/ 酮)=1 ∶1, 催化剂摩尔分数为1 %, 水体积2 m L 的反应条件下, 实验结果最好。产品结构经IR, 1H -NM R, 质谱, 元素分析进行表征, 并提出可能的催化反应机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汽车尾气中碳烟在钛酸钾上的催化氧化性能及动力学研究
刘丽莉,段林海,殷光松
2011, 24 (3): 17-21.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1.03.005
摘要 (
)
PDF ( 372KB ) (
)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K
2
T
i4
O
9
, K2 Ti
6
O
13
和K
2
Ti
2
O
5
钛酸钾型催化剂。利用X 射线衍射 (XRD)、智能重量分析仪(IGA)等手段进行了表征, 同时采用固定床对钛酸钾催化脱除柴油机尾气中碳烟颗粒的性能进行了测试, 并对钛酸钾催化氧化碳烟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钛酸钾与传统催化剂相比具有更高的碳烟颗粒氧化性能, 在松散接触下依然能保持良好的活性, 且钾钛物质的量比为1 ∶1 的钛酸钾催化剂的脱除碳烟颗粒的效果最好。钛酸钾作用下碳烟的氧化为一级动力学反应, 且所建立的碳烟燃烧动力学方程与实验数据拟合较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非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硅油乳化剂的研制
朱文丽,李凤艳,杨芳,马越,代党会
2011, 24 (3): 22-26.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1.03.006
摘要 (
)
PDF ( 287KB ) (
)
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硅油乳液制备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采用均匀设计与调优软件进行乳化剂配方的设计和实验结果的优化, 考察了表面活性剂间的相互作用, 得到了最佳配方。结果表明, 配方中的表面活性剂间均有强烈的协同作用, 最佳配方:w(X 1)=30 .14%, w(X 2)=23 .69%, w(X 3)=22.45%, w(X 4)=13.05 %, w (X 5)=10.67 %。制备的硅油乳液稳定性好, 在3 000 r/min 的转速下离心30 min 不分层、不漂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李琪,乔庆东
2011, 24 (3): 27-30.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1.03.007
摘要 (
)
PDF ( 407KB ) (
)
以偏氟乙烯和六氟丙烯共聚物为基体, 通过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混, 加入导电盐LiPF6 、增塑剂聚乙烯吡咯烷酮, 制备了高电导率的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CGPE)。用红外光谱测试了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结构, 用交流阻抗法测试了CGPE 的导电性能, 用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它的电化学稳定性。测试了以CGPE 为电解质制备的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性能。结果表明, 当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质量分数为20%时, CGPE 电导率大于 10-3 S/ cm , 在4 .65 V 电化学窗口以下稳定。以磷酸亚铁锂为正极时, 在0 .1 C 和0 .2 C 倍率下放电时, 聚合物电解质电池的首次放电容量分别为138 mAh/ g 和98 .3 m Ah/g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油田采出水中主要腐蚀离子对渗锌碳钢的腐蚀研究
高楠,王婵,张凤华,李飞,赵杉林,李萍
2011, 24 (3): 31-34.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1.03.008
摘要 (
)
PDF ( 238KB ) (
)
采用静态腐蚀挂片失重方法, 研究了胜利油田采出水中主要腐蚀离子成份(Cl
-
, Ca
2 +
, HCO
- 3
)对 20
#
碳钢和渗锌碳钢的腐蚀行为, 并对腐蚀原因做出了分析。研究表明, 20
#
碳钢及渗锌碳钢的腐蚀速率随腐蚀介质中Cl-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呈现上升趋势;Ca
2 +
离子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促进了20
#
碳钢和渗锌钢的腐蚀;HCO
- 3
对 20
#
碳钢腐蚀具有先抑制后促进作用。在模拟的采出水腐蚀介质中, 渗锌碳钢的耐蚀性能要明显好于20
#
碳钢, 平均腐蚀速率小于石油行业腐蚀速率(0 .076 mm/a)控制标准规定。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一种蛋白质药物载体复合微粒子的制备研究
潘高峰,杨靖华,杨劲松,戴传波,邹晏秋
2011, 24 (3): 35-38.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1.03.009
摘要 (
)
PDF ( 259KB ) (
)
为了探索一种可携带药物的功能粒子的制备方法, 对以藻酸-钙水凝胶作载体, 复合磁性粒子和羟基磷灰石的纳米粒子生成纳米级复合微粒子进行了研究, 利用BCA 蛋白质量浓度测定法检测了复合微粒子对血红素c 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 借助于水凝胶在反相胶束微水池中快速胶联, 铁磁性纳米粒子直接被包埋在水凝胶的胶联骨架内, 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以水凝胶为模板共沉生成并镶嵌在水凝胶骨架中, 反相胶束水相中的快速凝胶化有效地制约了复合粒子的大小。吸附结果表明, 制备得到的复合微粒子对血红素c 具有明显的亲和性, 其主要原因是载体微粒子复合了羟基磷灰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降粘剂结构对稠油降粘效果的影响
朱静,李传宪,辛培刚
2011, 24 (3): 39-42.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1.03.010
摘要 (
)
PDF ( 253KB ) (
)
分析了稠油高粘的本质, 研究了降粘剂的结构及复配对稠油降粘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一元聚合物高温下具有增粘作用, 低温下具有微弱的降粘效果;二元聚合物的降粘效果有所提高, 20 ℃时的降粘率超过 30 %;含有2 种或2 种以上极性官能团的三元聚合物具有明显的降粘效果, 20 ℃时的降粘率接近70 %;不同降粘剂分子之间的合理复配可发挥分子间的协同效应, 明显提高降粘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润滑油糠醛加助剂络合脱氮研究
李东胜,张建姝,李晓鸥,翟玉春
2011, 24 (3): 43-46.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1.03.011
摘要 (
)
PDF ( 199KB ) (
)
针对抚顺石油一厂的减二线基础油进行糠醛溶剂加助剂络合脱氮研究, 考察反应温度及剂油质量比对碱性氮脱除率的影响规律, 找到较适宜的金属助剂溴化锌与喹啉的物质的量比为0.50 ~ 1 .33 。然后采用正交设计的试验方案确定对络合萃取效果(即碱性氮脱除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金属助剂溴化锌与喹啉的物质的量比, 其次是剂油质量比, 温度的影响最小。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加入少量溴化锌就可以极大地提高润滑油糠醛精制的精制效果, 其碱性氮脱除率明显增加, 大大提高了糠醛的萃取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立体裂缝实时监测技术在油藏水力压裂中的应用
彭通曙,刘强,何欣,田永鹏,付志
2011, 24 (3): 47-51.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1.03.012
摘要 (
)
PDF ( 435KB ) (
)
以立体裂缝实时监测技术在克拉玛依油田J230 井区石炭系火山岩油藏水力压裂过程中的应用为例, 利用监测结果对压裂效果、裂缝产状、转向压裂等进行分析评价, 同时结合井口压力监测可获得闭合压力、液体滤失系数、液体效率、裂缝宽度等数据, 为该类油藏措施方案的优选, 注采单元的整体治理及提高采收率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相变石蜡微胶囊的制备
黄玮,丛玉凤,柳伟,王晓蕾,荆鹏,刘峰
2011, 24 (3): 52-54.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1.03.013
摘要 (
)
PDF ( 195KB ) (
)
以脲醛树脂为壁材包覆石蜡制备微胶囊, 对石蜡作为相变材料的相容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实验考察了复合乳化剂硬脂酸与三乙醇胺的质量比、乳化剂用量和乳化转速对制备的微胶囊的粒径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最后讨论了制备过程中不同酸化时间对微胶囊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 硬脂酸和三乙醇胺质量比为5 ∶2 的复合乳化剂, 其质量分数为7 %、乳化转速为1 000 r/ min , 酸化时间为90 min 时, 制备的微胶囊呈现粒径均一、表面光滑、密封良好的球状, 平均粒径为29 .8 μm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桦甸油页岩半焦燃烧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黄富,李术元,徐明,岳长涛
2011, 24 (3): 55-59.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1.03.014
摘要 (
)
PDF ( 334KB ) (
)
针对目前油页岩干馏制油产物半焦利用问题, 使用热重分析仪对桦甸油页岩半焦燃烧性质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桦甸油页岩半焦燃烧过程可分三个阶段, 其中第一阶段质量损失最大, 燃烧放热最多。第三阶段半焦固定碳燃烧殆尽, 矿物质分解, 表现为吸热。受传质传热影响, 桦甸油页岩半焦燃烧着火温度和燃烬温度随着加热速率的升高而增大。用Friedman 模型处理桦甸油页岩半焦燃烧动力学。结果表明, 在低温区, 由于主要是半焦中固定碳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反应相对较易进行, 其表观活化能较低(90~ 120 kJ/mo l);在高温区, 大量矿物质分解, 反应相对较难, 表观活化能较高(150 ~ 200 kJ/ mo 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直馏柴油非临氢降凝研究
宋毅,崔屹,石岩,翟玉春
2011, 24 (3): 60-63.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1.03.015
摘要 (
)
PDF ( 247KB ) (
)
采用水合法制备非临氢降凝催化剂FC —DB , 以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二厂直馏柴油为原料评价其使用性能, 考察反应温度与空速对柴油收率及凝点的影响, 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方程确定柴油收率及凝点与操作条件的关系, 用优化的方法确定出适宜的操作条件。结果表明, 在反应温度310 ℃, 空速1 .0 h-1 的条件下, 柴油收率为 94 .61 %, 凝点从22 ℃下降到-20 ℃, 下降幅度为42 ℃。对该操作条件下得到的油品进行性质分析, 结果表明, 直馏柴油经非临氢降凝后满足产品质量要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Y
2
O
3
:Eu超细粉体的制备及其在聚丙烯中的应用研究
孟言俊,贺彬艳,郭绍辉
2011, 24 (3): 64-69.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1.03.016
摘要 (
)
PDF ( 604KB ) (
)
利用微波辅助溶胶凝胶法得到纳米Y
2
O
3
:Eu 红色荧光粉。对前驱体和试样进行了红外(FTIR)微结构分析, 从试样显微结构分析了微波辐射加热机制。借助X 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和荧光光谱(PL), 对所得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在700 ℃的温度下保温2 h 所得Y
2
O
3
:Eu 粉体具有较佳的综合性能, 96.3%的颗粒分布在15 ~ 27 nm , 且具有较好的荧光强度。扫描电镜(S EM)照片表明, Y2O3 :Eu 粉体呈疏松状分布, 其表观软团聚尺寸小于100 nm 。考察了Y
2
O
3
:Eu 粉体在聚丙烯(pp)中的成核、荧光和分散效果。结果表明, 所添加的微量的Y2O3 :Eu 粉体具有成核作用, 有利于粉体在pp 中均匀分散, 但pp 样品荧光强度随着粉体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化工机械
SK静态混合器内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
金丹,付海玲,吴剑华,孙丹
2011, 24 (3): 70-74.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1.03.017
摘要 (
)
PDF ( 344KB ) (
)
采用脉冲示踪法对SK 静态混合器内停留时间进行了实验测试, 设计混合正交实验并且采用极差分析方法研究各因素对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影响平均停留时间的各因素大小依次为流速、管径、截面、旋片排列方式;影响方差的各因素大小依次为管径、截面、流速、旋片排列方式。从停留时间分布曲线中可以看出, 在相同流速和直径下, 沿着轴线方向, 静态混合器内流动趋于活塞流。采用幂函数形式对混合元件数、管径及流速等对平均停留时间的影响进行了量化分析, 并针对Di =40 mm 的静态混合器对此幂函数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 平均误差为12 %。在较低流速下, 由于“ 壁流”的影响靠近混合器入口处方差值偏大。总的来说, 方差分析结果与停留时间分布曲线分析结果相一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水下跨接管连接器选型设计研究
周灿丰,焦向东,曹静,沙勇,房晓明
2011, 24 (3): 75-78.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1.03.018
摘要 (
)
PDF ( 369KB ) (
)
跨接管两端携带连接器, 广泛用于海洋油气田水下设备之间的连接, 可以采用水平或者垂直连接方式。常用的水下跨接管连接器主要是机械式套筒连接器、液压式套筒连接器, 以及夹钳连接器。机械式套筒连接器结构紧凑, 安装完毕, 海底不留任何液压部件, 但是安装时需要采用接头作动工具。液压式套筒连接器集成了全部液压操作功能, 不再需要其他作动工具。夹钳连接器采用分离式闭合夹紧设计, 特别适合于大口径、低压管线和立管的水平跨接。不同的连接器, 以及相同的连接器在不同位置的安装, 其安装流程不同、需要的配套工具也不相同。跨接管连接器选型原则主要考虑因素包括管径、连接方式和安装工具。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热处理工艺对2.25Cr1Mo0.25V钢相变温度的影响
马喜龙,胡传顺,秦华,蒋应田
2011, 24 (3): 79-81.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1.03.019
摘要 (
)
PDF ( 239KB ) (
)
采用热膨胀法测试了不同热处理工艺条件下2.25CrlMo0 .25V 钢的相变温度Ac1 和Ac3 。结果表明, 该钢经退火处理后的相变温度分别为797 .1 ℃和886.2 ℃, 经淬火处理后的相变温度分别为801.3 ℃和891 .4 ℃, 经调质处理后相变温度分别为809.2 ℃和898 .7 ℃。不同组织对相变温度有影响, 实际生产中应考虑热处理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础变量选取对输气管道快瞬变流数值模拟的影响研究
丁延鹏,李玉星,付俊涛,郝宏娜
2011, 24 (3): 82-86.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1.03.020
摘要 (
)
PDF ( 197KB ) (
)
依据输气管道快瞬变流数学模型中基础变量(压强p , 焓H , 密度ρ, 熵s 和流速u)组合形式的不同, 将传统守恒型输气管流模型划分为传统的pρu 模型、p H u 模型和psu 模型, 并采用特征线法分别对三种模型进行等价转化及迭代求解。分别采用三种模型对输气管道阀门瞬时开关的室内试验进行模拟分析与结果对比, 结果发现计算机运行情况对模拟方程中非独立变量的选择相对不敏感, 三种模型比较而言, p Hu 模型精度较高, 并且运行速度较快。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模糊层次群熵的订单重要度评价
李修飞,葛继平,黄学文
2011, 24 (3): 87-94.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1.03.021
摘要 (
)
PDF ( 327KB ) (
)
建立了订单重要度递阶层次评价指标体系模型, 提出了基于模糊层次群熵的订单重要度评价方法。在该方法中, 针对第一评价准则层的权重, 参加打分专家的权重相等与不相等的问题, 分别用相对于两两比较更为简洁的群决策特征根法和具有良好集结性的群决策相对熵模型算法来进行计算;用熵来度量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数据所蕴含的信息量, 以确定不同方案的权重;用模糊数学对定性指标的量纲数值, 进行有效的转化。应用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解决了订单重要度评价中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问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神经网络容错控制算法
周立群,张晓琴,李书臣,苏成利,翟春艳
2011, 24 (3): 95-98.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1.03.022
摘要 (
)
PDF ( 259KB ) (
)
针对一类非线性系统的传感器故障, 将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方法相结合, 提出了一种容错控制方法。用BP 网络建立传感器故障模型, 并用粒子群算法来训练BP 网络的参数, 在线估计系统的状态和故障参数。然后将故障参数与修正的Bay es 分类算法相结合, 对传感器故障在线检测、分离和估计, 通过补偿算法, 实现容错控制。对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CST R)的仿真结果表明, 该方法收敛性好, 对传感器故障具有很强的容错能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