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全年目录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Vol.23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锂离子电池用磷腈类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性能
杨明山,刘建伟,于今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1): 1-5.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0.01.001
摘要2100)      PDF (998KB)(586)    收藏
采用六氯环三磷腈高温开环聚合方法制备了聚二氯磷腈,然后采用醇钠法,取代聚二氯磷腈的氯,制备了聚二(二乙二醇单甲醚)磷腈(MEEP),探索出了较佳的合成工艺,采用 FT-IR、31P-NMR、13C-NMR、质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磷腈聚合物确实为 MEEP。采用自制的 MEEP,与三氟甲基磺酸锂(LiCF3SO3)盐进行复配,制备了锂离子电池用聚合物固体电解质,对其热稳定性、导电性进行了测试,其开始分解温度在200℃以上,室温电导率达到了1 .187×10-4 S/cm(25℃),具有较佳的导电性和热稳定性,可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pH值对水热合成纳米Bi 2O 3 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孙彤,高杰,穆柏春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1): 6-9.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0.01.002
摘要1037)      PDF (1207KB)(464)    收藏
以Bi(NO3)3溶液为原料,浓氨水为矿化剂,在 pH值为7 .0~10 .0的条件下制备了纳米Bi2O3粉体。以样品对水中罗丹明 B的光催化降解性能为评价指标,对样品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样品对水中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反应为表观一级反应。p H值为 8 .5时,样品的光催化性能最佳。XRD、TEM和 IR表征结果表明,样品中均有Bi2O3、N H4NO3晶体生成,随着 pH值的增加,样品中 Bi2O3晶体含量增加,发育逐渐完好。纳米Bi2O3粉体为球形或条形晶粒,彼此键联成网。p H为 8 .5时,纳米网更加细密,网丝均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曝氧污水配制聚合物溶液/ASP复合体系粘度的稳定性
贾凌志,张春玲,白云鹏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1): 10-15.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0.01.003
摘要1849)      PDF (963KB)(493)    收藏
普通污水配制的聚合物溶液因为粘度损失,导致采油效率不高,因此必须使用自来水或更高级别的洁净水,导致耗水量大。对利用曝氧污水配制 HPAM溶液及 ASP复合体系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所配制溶液的热稳定性并系统地考察了剪切、硫酸盐还原菌(SRB)、碱以及粘度稳定剂等对溶液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剪切降解是溶液粘度损失的主要因素,污水曝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细菌对粘度的伤害。对于 HPAM溶液,添加粘度稳定剂后,无论是否剪切,老化30 d后其粘度保留率都比未加稳定剂时高。对于 ASP复合体系,碱和粘度稳定剂对粘度有很好的保护作用,粘度经过 30 d老化后基本没有损失。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降凝剂乙烯-醋酸乙烯酯对蜡晶Zeta电位的影响
宋昭峥,唐飞,郑爱萍,蒋庆哲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1): 16-18.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0.01.004
摘要1342)      PDF (476KB)(539)    收藏
通过微电泳仪研究了降凝剂乙烯-醋酸乙烯酯(EVA)对蜡晶Zeta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降凝剂用量低时,蜡晶的 Zeta电位随降凝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降凝剂用量达到 600μg /g时,蜡晶 Zeta电位(9 .8 mV)不随降凝剂用量的变化而变化;在乙烯链节的平均碳原子数为30左右,蜡晶 Zeta电位值最大,最大值为10 .86 mV;降凝剂 EVA分子结构中 VA链节质量分数在45%时,蜡晶 Zeta电位最大,最大值 15 mV;EVA支化度的增加,蜡晶Zeta电位变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 .2×104,蜡晶 Zeta电位值最大,最大值为11 .8 mV。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超细SiO 2 负载型两亲性铑膦络合物催化性能研究
彭庆蓉,侯士聪,张春荣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1): 19-22.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0.01.005
摘要832)      PDF (810KB)(446)    收藏
针对均相催化反应后催化剂与产物分离困难和高碳烯烃在水-有机两相中反应速率较低的问题,采用水-有机两亲膦铑络合物负载到超细 SiO2载体上催化 1-己烯氢甲酰化反应,并与超细 SiO2制备负载水相催化剂比较,超细 SiO2负载型两亲铑膦络合物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1-己烯氢甲酰化反应活性和选择性,且含水质量分数范围较宽,反应后产物与催化剂容易分离。两亲膦铑络合物超细SiO2负载液相催化剂可避免超细SiO2负载水相催化剂循环使用时水分被提取到有机相的缺点,同时获得较高的氢甲酰化反应活性和选择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功能微生物对炼厂剩余污泥减量化效果的研究
张忠智, 钟为章, 穆红岩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1): 23-26.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0.01.006
摘要957)      PDF (1237KB)(556)    收藏
研究了投加酵母菌群、光合细菌群和混合菌群等多功能微生物菌群促进炼厂的剩余污泥的减量化效果。通过多次污泥减量试验,观察到在好氧消化基础上投加功能菌群能显著促进炼厂剩余污泥减量化。结果表明,与仅好氧曝气条件下相比,投加酵母菌群、光合细菌群、混合菌群的 MLSS去除率明显提高了 13 .81%、30 .58%、37 .94%;投加功能菌群作用后的污泥沉降性能均优于投加前;pH值均逐渐降低。功能微生物降解效应使石油组分发生明显的变化,强化了对低中碳正构烷烃的降解程度,有利于将高碳链烃降解为低碳链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溴化反应条件对溴化丁基橡胶微观结构的影响
张扬,李树新,郭文莉,邓征威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1): 27-29.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0.01.007
摘要952)      PDF (537KB)(552)    收藏
通过溶液法制备溴化丁基橡胶,并用核磁共振对溴化丁基橡胶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其中存在3种主要微观结构,即未溴化的丁基橡胶结构(结构Ⅰ),溴代仲位烯丙基结构(结构Ⅱ)及溴代伯位烯丙基结构(结构Ⅲ)。考察了反应时间、中和后停留时间及中和后 pH值对溴化丁基橡胶的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丁基橡胶的溴化过程只在最初的 1 .5 min内,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及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发生了分子结构的重排,即由溴代仲位烯丙基结构向更稳定溴代伯位烯丙基结构转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龙须菜吸水剂的微波辐射制备工艺及性能
许平凡,刘明华,黄漂漂,郭育民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1): 30-33.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0.01.008
摘要1903)      PDF (979KB)(459)    收藏
采用微波辐射合成方法,以龙须菜为原料,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接枝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合成超强吸水剂 LSAP,探讨制备吸水剂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产物的结构、吸液速率、保水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龙须菜吸水剂的最佳制备工艺为 :单体/龙须菜质量比为 2:1,引发剂和交联剂的质量分别为单体质量的0 .4%和 0 .06%,微波功率为 500 W时,合成的 LSAP吸去离子水、吸生理盐水和尿液分别为1 102、104、86 .1 g/g,此外产物具有较快的吸水速率和较好的保水能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再生剂对再生沥青感温性的影响
李进,王金凤,徐萌,张小英,张玉贞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1): 34-38.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0.01.009
摘要952)      PDF (665KB)(570)    收藏
通过3种再生剂对老化沥青进行再生实验,用针入度指数和粘温指数对再生沥青感温性进行评价并讨论再生剂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再生沥青在低温和中高温区的感温性均好于原料沥青,其中再生剂 C再生的再生沥青感温性较好;3种再生剂对再生沥青中温区的感温性影响无明显规律,再生剂增加了老化沥青的感温性;再生剂 A对再生沥青的高温区感温性有所降低,而再生剂 B和 C则略有增加。结合再生剂组分分析数据得出饱和分能降低沥青的高温区感温性,而芳香分则增加沥青的高温区感温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MIL-53的合成和表征及储氢性能研究
孙丽娜,尹作娟,张晓彤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1): 39-42.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0.01.010
摘要1043)      PDF (1611KB)(1066)    收藏
采用水热合成法将对苯二甲酸(H2BDC)、水分别与 Cr(NO3 )3 . 9H2O、A l(NO3 )3 . 9H2O混合后加热至220℃晶化 3 d,合成了具有三维立体网状骨架结构的有机金属骨架 MIL-53(Cr)as与 MIL-53(Al)as,将其分别在300、330℃下煅烧 3 d得到有机金属骨架 MIL-53(Cr)ht与 MIL-53(Al)ht。通过 X射线衍射(XRD)、智能重量分析仪(IGA)、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仪(IR)和热重分析仪(TG)等表征手段系统地对它们的结构、组成以及储氢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有机金属骨架 MIL-53系列独特的骨架呼吸特性使其具有良好的储氢性能,且具有较高比表面积、孔容及孔径的 MIL-53(Al)在储氢性能方面具有更好的表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潜在的星际分子PSiCP势能面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李飞,王婵,张凤华,刘慧玲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1): 43-46.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0.01.011
摘要1261)      PDF (832KB)(423)    收藏
潜在的单重态星际分子 PSiCP的势能面在密度泛函和从头算理论水平下进行计算。在 B3LYP/6-311G(d)水平下,共得到8个异构体,它们由10个过渡态所连接。在 QCISD/6-311G(d)水平下,3个异构体cSiPCP 1,PSiCP 7和 SiCPP 8具有较大的转变能垒,是动力学稳定的异构体。分析得到的 3个异构体的结构性质和光谱学参数可为星际探测和制备这些异构体提供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广谱杀螨剂克螨特的合成研究
刘琳,薛守庆,钱建华,马成乡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1): 47-49.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0.01.012
摘要1995)      PDF (305KB)(613)    收藏
以对叔丁基苯酚为原料,首先对叔丁基苯酚与环氧环己烷在自制的催化剂(固体超强碱)存在的条件下通过开环反应,制得2-(4-叔丁基苯氧基)环己醇。其后冷却至 15℃左右,进行两步亚硫酰氯衍生物的醇解、中和得原药克螨特。中间体及克螨特样品进行了核磁共振及红外光谱分析,确证化学结构无误,质量与国外样品基本一致。考察了投料方式、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得到适宜的工艺条件为 :在120~126℃下,向对叔丁基苯酚中滴加环氧环己烷制备2-(4-叔丁基苯氧基)环己醇,而后向氯化亚砜中滴入此产物,最后向丙炔醇中加入上步反应产物以制备目标产物克螨特。经验证,产物总收率大于82%(以对叔丁基苯酚计),产品纯度大于 98%。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氧化和硫化聚合物改性沥青流变性能研究
崔文峰,欧彦伟,金勇,王云普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1): 50-54.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0.01.013
摘要871)      PDF (465KB)(662)    收藏
在基质沥青中加入一定量的 SBR、XSBR、SBS,观察对沥青材料常规性能以及-30~100℃下动态力学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粉末 SBR1500后改性沥青材料薄膜前后的延度和流变性能都有明显的改进,而硫化共混改性可显著提高低温下改性沥青的粘弹性能,低温性能明显改善;同时高温性能得到提高,改性沥青的车辙温度(G*/sinδ= 1 kPa)比基质沥青提高约 10℃;粘度增大,复合模量提高,在高温区的相位角和损耗因子变小,从而改善了沥青高温粘弹性能。硫化共混改性沥青对使用环境的温度敏感性变小,使改性沥青的高低稳定性能均得到改善,可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拓宽了 SBR改性沥青的使用范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摩擦液柱成形过程的二维CFD数值模拟
陈忠海, 陈家庆,焦向东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1): 55-59.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0.01.014
摘要1600)      PDF (1416KB)(469)    收藏
采用 Gambit软件建立了摩擦液柱成形(FHPP)过程流场的二维轴对称模型,运用商业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 Fluent对 FHPP稳态阶段塑性金属的流动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改变模拟过程中的单一关键参数而保持其他参数不变,分别讨论了金属棒和孔洞之间径向间隙、材料粘度、金属棒转速、金属棒进给速度以及基材孔底形状等对理想金属塑性流体流动成形过程中速度场和压力场分布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塑性金属材料的压力分布主要受进给速度(即轴向力)和材料粘度的影响,与金属棒的旋转速度和径向间隙关系不大;而速度分布受进给速度以及径向间隙的影响不明显,但与金属棒的旋转速度关系密切,尤其是靠近速度入口面以及金属棒附近的材料受旋转作用影响显著;通过改变基材孔洞底部的形状,可以改善塑性金属材料的流动情况,同时也揭示了实验过程中孔洞底部存在缺陷的原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输流管道流体结构互动响应研究
李明,宫敬,李清平,王立佳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1): 60-65.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0.01.015
摘要933)      PDF (1615KB)(579)    收藏
基于充液管系轴向流固耦合振动4方程模型,研究了连接耦合、泊松耦合、摩擦耦合 3种形式对充液管道振动响应的影响。介绍了特征线法求解过程,并对水箱-直管-阀门(RPV)管系在阀门瞬间关闭时的瞬态响应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流固耦合作用对充液管道振动响应有较大影响。3种耦合作用中,摩擦耦合影响较小,连接耦合与泊松耦合影响较大。针对气液两相流动,列举了常用的压力波速计算模型,优选了合适的波速计算表达式,分析了含气率对压力波速的影响,旨在为进一步研究气液混输管道流固耦合振动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VB的恒压滤饼过滤过程模拟的研究
聂鑫,张建伟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1): 66-70.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0.01.016
摘要748)      PDF (1018KB)(498)    收藏
通过对过滤过程中基本方程的研究,为了减少过滤试验的工作量,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手段对滤饼过滤过程进行研究,将滤饼形成过程假想分割成诸多增量,从而利用时间增量,借助 VB程序设计语言,设计一套适用于恒压滤饼过滤的模拟程序,通过该程序,可以模拟计算出过滤过程中的一些相关参数和结果,为滤饼过滤过程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新方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寒区土壤源热泵带相变温度场数值模拟
郑平,吴明,张国忠,缪娟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1): 71-74.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0.01.017
摘要847)      PDF (833KB)(515)    收藏
根据传热学、渗流理论提出了寒区带相变问题土壤源热泵的数学模型及其控制方程,利用有限单元法对大庆油田某土壤源热泵冬季供暖工况下的传热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通过与不考虑土壤冻结情况的结果对比,表明在热泵运行初期,由于冰水相变潜热的影响,土壤冻结锋面相对移动慢,土壤降低温度幅度小。随着冻结时间的增加,土壤温度分布逐渐稳定。土壤冻结时产生的相变潜热会影响土壤的传热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秦京线输送冀东原油低输量运行特性研究
马伟平,李立,黄启玉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1): 75-79.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0.01.018
摘要811)      PDF (717KB)(437)    收藏
根据中国石油股份公司规划,针对 2008年以后秦京线输送冀东原油低输量运行需求,研究了冀东原油基本物性和流变特性,冀东原油最佳热处理温度是 60℃。筛选出针对冀东原油最佳改性效果的降凝剂,凝点降低幅度13 .5℃,降粘率86 .6%。制定了秦京线输送冀东原油 2 .8×106 t/a的运行方案。针对秦京线在低输量条件下的管道运行特性,包括热负荷能力、结蜡规律、能耗费用、最优清管方案和加剂原油流动性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秦京线冬季工况下结蜡厚度最大值50 .24 mm,经济清管周期是 34 d。研究成果为秦京线 2008年以后输送冀东原油提供了安全保障和技术支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氮气泡沫驱发泡剂优选及油层适应性室内实验
岳玉全,郑之初,张世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1): 80-85.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0.01.019
摘要905)      收藏
氮气泡沫驱是普通稠油开采后期的一种经济可行的接替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剩余油采收率。氮气泡沫驱取得效果的一个重要前提是选择发泡性能好,泡沫阻力大的发泡剂。采用静态和动态实验对几种初选的发泡剂进行了优选,选出了性能最优的发泡剂;并进行了可视化实验,对氮气泡沫驱油层适应性进行了研究,表明非均质模型泡沫驱效率均低于均质模型,但在残余油状态下,非均质模型泡沫驱增油效果要明显高于均质模型。储层非均质性越严重,水驱残余油状态下,泡沫驱油的增产效果越显著。对于非均质严重的储层,矿场泡沫驱油增产效果更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一种基于用户感兴趣区域的图像检索算法
李丽君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1): 86-88.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0.01.020
摘要776)      PDF (298KB)(448)    收藏
针对全局特征的图像检索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意图,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用户感兴趣区域的图像检索算法。此算法基于显著判别原则,无需对图像进行复杂的分割就能有效地提取用户感兴趣区域的显著点。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不仅检索过程简单,在检索精度上也明显优于基于全局特征的图像检索方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炼油厂生产与库存系统非线性规划模型与优化
孙在冠,李树荣,闫伟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1): 89-92.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0.01.021
摘要840)      PDF (475KB)(473)    收藏
为了满足炼厂生产调度过程中能耗和库存的约束要求,针对流程工业实际情况,建立具有常减压、催化裂化、溶剂油装置和气体分离装置4个单元的炼厂全流程非线性规划优化模型。为使目标函数即炼厂的利润最大或是成本最小,对决策变量为各装置产品的产量进行优化排产,协调控制原料与产品的库存。考虑到在非线性系统的优化模型中,存在约束条件相互制约而导致无解的情况,采用矩阵最小二乘法,应用 Matlab求解,得到与各个约束条件误差最小的妥协解。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控制参数协进化的差分进化算法及其应用
范勤勤,颜学峰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1): 93-98.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0.01.022
摘要797)      PDF (470KB)(418)    收藏
提出一种控制参数协进化的差分进化算法(DE-CPCE),实现算法控制参数随种群搜优进展,自适应动态调整。D E-CPCE算法将控制参数作为原始个体的共生个体,且每一个原始个体都有各自的共生个体;算法在对原优化问题进行差分进化搜优的同时,以原始个体进化效率作为共生个体(即控制参数)的评价,并通过共生个体的差分进化操作实现其协进化。D E-CPCE算法能随优化问题搜优进展,自适应动态调整算法控制参数,实时为算法搜优提供最优的控制参数。仿真研究表明,DE-CPCE算法的控制参数具有动态自适应性;并且在与文中所提及的算法(DE/rand/1,DE/best/1,DE/rand-to-best/1,DE/rand/2,DE/best/2,self-adaptive Pareto DE and self-adaptive DE)比较中,该算法能以较高概率求得全局最优值,且收敛速率快,求得最优解的精度高。同时,应用 DE-CPCE算法估计 SO2催化氧化反应动力学模型参数,结果优于文献报道。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含羧酸基团的液晶聚合物在PBT/PP共混体系的增容增强作用
徐新宇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2): 1-4.  
摘要656)      PDF (1220KB)(524)    收藏
将对苯二甲酸二- (4 -羧基苯)酯、1, 10 -癸二醇、1 , 12-十二烷二醇和2 , 5 -二羟基苯甲酸按比
例进行溶液缩聚反应, 合成了一种含有羧酸基团的液晶聚合物(LCP)。将LCP 与PBT 、PP 进行熔融共混制备了
PBT/ PP/ LCP 共混物。所合成的共混物通过DSC、SEM 和拉伸试验等方法进行了热性能、微观形态及其力学性能
的分析。DSC 和SEM 测试结果表明LCP 的加入, 增加了PBT 和PP 的界面粘结力, 降低了PP 分散相的尺寸, 改善
了二者的相容性;拉伸试验结果证实, LCP 的引入提高了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然而当加入过量的LCP
后, 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略有变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TiO 2 薄膜的火焰喷雾热分解法制备与自清洁研究
武光明,杨兰,邢光建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2): 5-8.  
摘要617)      PDF (1160KB)(623)    收藏
以钛酸丁脂 Ti(C 4H 9O )4为前驱体, 采用自制的火焰喷雾热分解装置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TiO 2
清洁薄膜。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 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透射光谱(UV -Vis)分析了薄膜的形貌、
结构和透光性, 并对薄膜的光催化性能和亲水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 火焰喷雾热分解法制备薄膜要求雾滴先
成液膜, 再热分解为固体薄膜;采用火焰喷雾热分解法在玻璃衬底上成功制备的TiO2 薄膜为锐钛矿晶型;探讨了沉
积时间和退火温度对薄膜的结晶和自清洁性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沉积时间长, 退火温度高的薄膜的结晶度越高,
光催化性能和亲水性越好;用该方法制备的温度约为400 ℃, 退火温度为600 ℃薄膜, 光透过率可超过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常规和亲油性石油磺酸盐的组成及界面活性研究
王帅,王旭生,曹绪龙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2): 9-12.  
摘要689)      PDF (1036KB)(590)    收藏
采用液-液萃取法从胜利油田用石油磺酸盐原样品中分离纯化出常规和亲油性石油磺酸盐样品, 对
该样品进行了液相色谱分析、电喷雾质谱分析和亲水亲油平衡值测定, 并采用旋转滴法考察了它们降低油/水界面
张力的能力。结果表明, 亲油性较强的石油磺酸盐与常规石油磺酸盐的组成不同, 其主要以单磺酸盐的形式存在,
而常规石油磺酸盐中单、双磺酸盐含量相当。在界面活性方面, 亲油性石油磺酸盐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远远低于常
规石油磺酸盐, 而且其单元体系和二元复配体系均不能达到超低界面张力;而常规石油磺酸盐复配体系可以将界面
张力降至10-4 mN/ m 。同时对石油磺酸盐的组成结构与界面活性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纳米氧化铝载体的制备及孔性质研究
刘岩,商丽艳,李艳,翟玉春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2): 13-15.  
摘要587)      PDF (443KB)(528)    收藏
采用超增溶胶团自组装方法制备纳米介孔氧化铝载体, 用BET 法和压汞法进行表征, 并研究了胶粘
剂用量和模板剂用量对所制备载体孔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胶粘剂含量的增加, 比表面积和堆积密度逐渐增
大, 孔容和孔径逐渐减小;随模板剂含量的增加, 孔容、孔径逐渐增大, 堆积密度逐渐减小, 而比表面积在模板剂含量
为基准+10 时最大, 达到411 .4 m2/ g , 模板剂含量过多或过少, 比表面积都会下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碳基固体酸催化剂上的酯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冷冬梅,石采静,周长行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2): 16-20.  
摘要682)      PDF (823KB)(409)    收藏
通过膨化淀粉和十二烷基苯磺酸混合物的部分碳化制备新型碳基固体强酸催化剂, 研究了碳基固体
酸催化剂在油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考察了乙醇与油酸物质的量比、催化剂与油酸的质量比、反应温
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油酸转化率的影响。XRD 和酸碱电位滴定结果表明, 膨化淀粉和十二烷基苯磺酸混合物的
部分碳化生成含高密度— SO 3H 的芳香碳薄层组成的无定形碳。新型碳基固体强酸催化剂在油酸与乙醇的酯化反
应中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在乙醇与油酸物质的量比为8 、催化剂质量为1 g 、回流反应6 .0 h 的条件下, 油酸转化率
达83 .88%。并且发现在50 ~ 70 ℃, 随温度升高油酸的转化率也随之升高, 油酸和乙醇在碳基固体酸催化剂上的酯
化反应服从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分别为35.78 kJ/ mol 和5 .70 ×10 4 h -1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噻吩在NiY上吸附与脱附行为的研究
刘道胜,宋丽娟,鞠秀芳,孙兆林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2): 21-24.  
摘要648)      PDF (1073KB)(434)    收藏

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 -IR)仪与智能重量分析仪(IGA)测定了噻吩在NaY 和NiY 上的红外谱图
(FT -IR)、吸附等温线以及TPD 谱图。FT -IR 谱图表明, 噻吩在NaY 上无新的特征峰, 可归属为物理吸附;而噻
吩在NiY 上于1 391 cm -1 和1 440 cm -1 出现的特征峰, 表明噻吩与NiY 间存在π 络合和S -M 键, 因此在NiY 上既
有物理又有化学吸附。吸附等温线表明噻吩在NaY 上的饱和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与物理吸附特征吻合;
在NiY 上其302 K 和335 K 时吸附量相等, 373 K 时吸附量略有下降, 表明噻吩在NiY 上的作用方式。TPD 谱图揭
示了噻吩在NiY 上存在两种活性中心, 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化学作用模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预交联颗粒调堵性能及粒径与孔隙匹配研究
李东旭,侯吉瑞,赵凤兰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2): 25-28.  
摘要658)      PDF (791KB)(522)    收藏
针对广泛应用于现场的预交联凝胶颗粒进行了注入性实验和调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 预交联凝胶
颗粒很难注入模拟储层的填砂管内, 一般是堆积在管线内或堆积在填砂管的前端形成滤饼, 只有少量细小的颗粒进
入填砂管内, 然而进入填砂管内的预交联颗粒的运移距离不超过20 cm , 难以形成深度调剖作用。从调剖实验中可
以观察到预交联凝胶颗粒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注入功能。调剖实施初期低渗透层的分流率略有增加, 增加幅度不到
2 %, 增加效果并不明显。经过较大PV 倍数的水驱之后, 由于高渗透层位容易被突破, 低渗透层位分流率相比于调
剖作业之前下降, 因此预交联凝胶颗粒具有污染低渗透层的缺点。通过计算分析, 目前选用的预交联凝胶颗粒直径
相对于岩心孔喉都偏大, 从理论上看, 不具备进入填砂管深部的条件, 现有的预交联凝胶颗粒很难满足深部调驱的
要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预交联聚合物凝胶颗粒对乳状液稳定性影响
林梅钦,田丹,林云,王浩,李明远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2): 29-33.  
摘要649)      PDF (703KB)(522)    收藏
用界面张力仪、表面粘弹性仪和Zeta 电位仪测定了胜利孤东原油模拟油与含预交联聚合物凝胶颗粒
溶液间的界面特性, 并研究了预交联聚合物凝胶颗粒浓度对这些界面特性及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去离
子水中加入预交联聚合物凝胶颗粒后, 去离子水及模拟水与原油模拟油间的界面张力和界面剪切粘度及油滴表面
的Ze ta 电位绝对值均增大, 原油与预交联聚合物凝胶颗粒溶液间所形成的W/ O 型和O/W 型乳状液稳定性均随聚
合物凝胶颗粒浓度增加而增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无机膜的工艺研究
李小霞,江云波,张克铮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2): 34-36.  
摘要685)      PDF (577KB)(517)    收藏
以正硅酸乙酯为原料, 乙醇为溶剂, 盐酸为催化剂, N, N -二甲基酰胺为模板剂, 采用溶胶-凝胶工
艺在Al2O3 基体上制备SiO2 无机膜。考察了涂膜方式、溶胶的醇硅物质的量比及停放时间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 采用浓稀结合的方式涂膜可提高制膜效率及膜的性能;较大的醇硅物质的量比虽然可以获得较好的膜, 但制
膜周期较长;溶胶停放时间过长, 会使膜的性能下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环氧E-51改性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李辉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2): 37-39.  
摘要613)      PDF (558KB)(556)    收藏
以1, 4-丁二醇为扩链剂, 二羟甲基丙酸为亲水扩链剂, 三羟甲基丙烷为交联剂, 在二月桂酸二丁基
锡的催化作用下, 用E -51 将聚氨酯改性, 得到一种新型的聚醚型的改性水性聚氨酯胶粘剂乳液。当二羟甲基丙酸
质量分数为10%, 三羟甲基丙烷质量分数为3 %, 环氧树脂E-51 质量分数为4%时, 改性产物的性能最佳。以环氧
树脂E-51 改性后的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具有耐水性好、拉伸强度高等特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拟薄水铝石酸化胶溶过程中溶胶粒径的变化
张金凤,刘宇键,田辉平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2): 40-42.  
摘要641)      PDF (757KB)(566)    收藏
利用Zetasizer Nano ZS 90 粒度仪、TURBISCAN Lab 专家型分散稳定性分析仪、透射电镜(TEM)3
种纳米粒径测量仪器, 研究了拟薄水铝石酸化胶溶过程中的溶胶粒径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通过
Zetasizer Nano ZS 90 确定了拟薄水铝石酸胶溶的最佳酸铝物质的量比在0 .15~ 0 .30, 溶胶粒径在77 nm 左右;在相
同的胶溶条件下得到的拟薄水铝石溶胶, 利用TEM 测量得到的溶胶粒径值最小, 另外两种测量手段测定的溶胶粒
径值相差不大;增大酸铝物质的量比、提高胶溶温度都有利于胶溶反应的进行。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CO 2 在非均质多孔介质中的气窜与运移
林杨,刘杨,胡雪,赵凤兰,侯吉瑞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2): 43-46.  
摘要552)      PDF (627KB)(516)    收藏
通过室内物理模拟, 建立了相应的实验装置, 对于CO2 在无填充相、有填充相多孔介质中的窜逸规
律, 进行深入研究。具体研究了温度、压力、渗透率、高渗层与低渗层级差等影响因素对于CO2 窜逸程度的影响。结
果表明, 注入压力与气体在多孔介质中的突破时间呈幂指数关系, 且有经验关系式可以预测气体的气窜时间, 高渗
层与低渗层的渗透率级差在一定的临界压力范围内对气体的气窜时间和气体的流速影响很大, 有经验回归公式可
以预测一定级差下气窜之前气体的波及体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硝基苯催化加氢的反应产物
宋威,张晓彤,张翻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2): 47-49.  
摘要687)      PDF (217KB)(567)    收藏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紫外检测器对硝基苯催化加氢的反应产物进行检测。硝基苯催化加氢后的反
应液用0 .45 μm 的微孔过滤膜(水系)进行过滤, 然后用甲醇稀释后进样。实验利用直接与已知标准物对照的保留
值定性方法进行定性分析, 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 通过实验求得了硝基苯、苯胺和对氨基苯酚的线性回归方
程, 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 6 、0 .999 8 和0.999 9, 方法检测限分别为2.0、20 .0、21 .0 mg/ L, 三者的回收率分别为
97 .6 %、97.5%和98 .1%, 以相对标准偏差表示的精密度分别为0 .62、0.77 和0.36 。所建立的方法迅速准确简单,
不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 实验结果比较令人满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页岩油脱氮新方法的研究
李广欣,韩冬云,曹祖宾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2): 50-52.  
摘要644)      PDF (442KB)(375)    收藏
以酸性试剂为萃取剂, 碱为反萃取剂, 对抚顺页岩原油中氮化物尤其是碱性氮化物的脱除进行了研
究。结果表明, 增大剂油质量比、提高反应温度、延长反应时间及沉降时间均有利于页岩油中碱性氮化物的脱除, 同
时油品的质量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当以酸性试剂A 为萃取剂, 剂油质量比为1 ∶1, 反应温度为60 ℃, 反应时
间为20 min, 沉降时间为4 h 时, 页岩油中的碱氮脱除率可达96 .04%, 总氮脱除率达38.25 %, 页岩油的收率为
97 .18%。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油包水乳状液在圆柱电极聚结器中的分离特性研究
吕宇玲,何利民,罗小明,何兆洋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2): 53-57.  
摘要598)      PDF (1440KB)(436)    收藏
设计制作了一种带有绝缘层的圆柱电极静电聚结器, 油包水乳状液流过电极, 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水
滴聚结, 经重力沉降达到油水分离的目的。通过室内实验, 分析了油包水乳状液在这种电极作用下的油水分离特
性, 研究了圆柱电极的直径、长度和电场强度、含水率等因素对分离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 在不发生电分散情况
下, 电场强度越大, 油水乳状液在聚结器中的分离效率也越高;分离效率受电极作用时间和液滴间静电力的共同影
响, 在含水较低时, 油包水乳状液中液滴间静电力小, 电极作用时间的影响起主导作用, 电极停留时间越长, 分离效
率越高;含水率升高, 油包水乳状液中液滴间静电力增大, 电极作用时间的影响作用减小, 液滴间的静电力影响作用
增大, 液滴间静电力越大, 分离效率越高。利用高速微观摄像系统拍摄并观察到聚结器出口液滴粒径比进口粒径明
显增大, 即圆柱电极静电聚结器对柴油-水乳状液具有良好的聚结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聚合镁铝絮凝剂的合成及对废水COD的脱除研究
韩春玉,韩春芳,刘春生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2): 58-60.  
摘要607)      PDF (489KB)(424)    收藏
在室温下采用缓慢加入法合成了两种聚合镁铝絮凝剂, 并对实验室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进行脱
除研究。结果表明, 絮凝剂种类、絮凝剂的体积、pH , 处理样品的慢速搅拌时间和沉降时间影响COD 的脱除效果。
聚合硫酸镁铝(PM AS)在pH =8 , 快速搅拌时间为3 min , 慢速搅拌时间为10 min , 沉降时间为30 min, 絮凝剂体积为
20 mL(1 L 废水)的最佳处理条件下, 废水中COD 的脱除率达到98 %以上。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壳聚糖缓释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蒋珍菊,孙仲,王周玉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2): 61-63.  
摘要678)      PDF (168KB)(506)    收藏
以壳聚糖为原料, 采用流延法制备了壳聚糖膜, 并与戊二醛交联所制备的膜进行了简单的性能比较,
得出实验条件为:壳聚糖质量分数为1 %的溶液, 交联温度为70 ℃以上, 交联时间1 h 以上, 自然晾干或80 ℃烘干,
成膜比较好。结果表明, 壳聚糖膜有一定的抗拉强度(最高可达到9.92 MPa)和较好的断裂伸长率(最高可达到
11 .75%), 没有耐酸性。而与戊二醛交联后壳聚糖膜的抗拉强度能达到(96 .64 MPa)和断裂伸长率能达到
(10 .92 %), 耐酸性能也得到了大大提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钯催化下1,3-二甲酰基薁类衍生物的合成
邢锦娟,王道林,林立男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2): 64-66.  
摘要716)      PDF (395KB)(425)    收藏
在钯催化作用下, 以一氧化碳和氢气为甲酰化试剂, 以苯做反应溶剂, 在6 ×106 Pa、120 ℃下, 反应底
物、有机碱和催化剂的物质的量比为1 ∶2∶0 .02 , 合成了1, 3 -二甲酰基薁, 产品收率为77 %。在此反应条件基础
上, 通过改变取代基, 进行酰基化反应合成了1, 3-二甲酰基-5 -甲基薁, 1 , 3 -二甲酰基-6-叔丁基薁, 1 , 3 -二
甲酰基-2 , 4 , 6 -3 甲基薁3 种薁类衍生物, 收率分别为68%、60 %、65 %。实验反应收率良好、操作简单、条件温和。
4 种新型化合物的产品结构通过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光谱仪以及元素分析仪进行了表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烟气脱硫塔主体结构的定性优化设计
陈小刚,张洪林,李长波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2): 67-71.  
摘要679)      PDF (1000KB)(682)    收藏
对烟气脱硫塔主体结构进行了研究, 结合已有的工程设计经验, 给出了确定脱硫塔主体结构尺寸的
具体步骤;尤其要计算喷淋塔内传质单元数和传质单元高度, 从而确定吸收高度, 并讨论了影响脱硫效率的一些主
要问题。结果表明, 对烟气进、出口角度进行调整以及用流体计算软件模拟吸收塔内增加气流分布板后喷淋效果改
善等措施, 可以使塔内烟气流速分布均匀, 增加了气液接触的有效传质面积,提高传质效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聚乙烯粉体输送系统安全可接受程度分析方法
刘义,赵东风,路帅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2): 72-75.  
摘要619)      PDF (582KB)(456)    收藏
以聚乙烯输送系统为研究对象, 从不同角度系统地分析了输送系统的危险性。基于导致聚乙烯输送
系统爆炸的必要条件, 提出了聚乙烯粉体在输送过程的安全可接受程度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聚乙烯输送过程中
烃类气体含量的测定、聚乙烯粉体最小点火能量的测定、聚乙烯粉体与可燃性气体混合物最小点火能量的计算、静
电放电能量和聚乙烯粉体与可燃性气体混合物最小点火能量的比较和现有安全措施的有效性分析5 个步骤。该方
法也可用于评估其它聚烯烃粉料输送系统的危险性, 进而确定其相应的危险程度, 提出有效预防措施, 从而解决困
扰石化行业多年的聚烯烃闪爆问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梯形截面通道三面加热时层流换热性能数值模拟
吴双应,刘宇红,李友荣,李隆键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2): 76-79.  
摘要594)      PDF (1720KB)(492)    收藏
在恒热流工况下, 对梯形截面通道不同结构参数下三维层流换热的热力性能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
底面夹角θ为60°、75°、85°, 结构参数b/a(上底宽为a, 高为b)的范围为1/4 ~ 4/ 3, 梯形截面通道三面加热(下底壁面
绝热)时不同截面上的温度场和速度场, 以及轴向不同截面上平均努谢尔特数的变化规律, 并把结果与四面加热时
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梯形截面通道三面加热时的温度分布、传热性能和结构参数的影响规律与四面
加热时有明显的不同。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外加磁场对Sn-9Zn钎料组织、熔化温度及腐蚀性能影响
吴敏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2): 80-83.  
摘要640)      PDF (751KB)(419)    收藏
运用X 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金属腐蚀检测仪等仪器设备, 研究0 .5 T 外加磁场作用对Sn -9Zn 钎
料合金组织、熔化温度及腐蚀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外加磁场可促进Sn -9Zn 钎料合金显微组织细化, 熔化温
度下降近2 ℃, 腐蚀性能得到改善, 分析认为, 由于外加磁场可促进Sn -9Zn 钎料合金在特定晶面迅速结晶形核, 抑
制Zn 富相形成, 从而细化Sn -9Zn 钎料组织以及影响钎料合金的熔化温度及腐蚀性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并联机床的奇异性研究
王传强,赵恒华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2): 84-88.  
摘要656)      PDF (567KB)(403)    收藏
分别以速度矩阵行列式、雅可比矩阵行列式det(J)和可操作度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并联机床的奇异
性, 为并联机床结构参数设计提供依据。当以速度矩阵行列式为研究对象时, 可将并联机床的机构奇异分为3 类;当
det(J)或可操作度为零时, 可判断并联机床处于奇异形位。以det(J)和可操作度W 为研究对象研究新型三杆三自
由度并联机床的奇异性, 建立了该机床的数学模型, 推导出了该机床的雅可比矩阵, 运用Ma tlab 软件计算出了该机
床雅可比矩阵行列式的绝对值表达式 de t(J) 及其可操作度W 的表达式, 经分析得出其 det(J) =W>0 且 det
(J) =W ≠∞, 即该机床不存在奇异形位, 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在Matlab 环境下研究了该机床的平稳性, 仿真结果
表明该机床运动时的平稳性较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微粒群优化和模拟退火的约束广义预测控制算法
付秋峰,肖军,李书臣,张勇强,刘威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2): 89-92.  
摘要682)      PDF (874KB)(491)    收藏
提出一种基于微粒群优化和模拟退火的约束广义预测控制算法, 将微粒群优化和模拟退火引入到广
义预测控制的滚动寻优过程中, 增强对约束边界的搜索能力, 并将约束条件构成约束违反度函数和适应度函数一起
判断最优解的优劣, 该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广义预测控制处理约束的能力。通过对一个工业对象的仿真, 验证了该
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催化裂化分馏系统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研究
孟帅,侯立刚,吕品超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2): 93-96.  
摘要666)      PDF (272KB)(554)    收藏
由于催化裂化系统的故障及其表现之间具有模糊性, 针对催化裂化分馏系统故障及特征参数间的关
系建立模糊故障诊断模型, 该模型考虑了已知征兆的影响, 并引入了征兆可信度与规则可信度, 对识别催化裂化分
馏系统故障的专家知识进行了整理。为了缩短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开发周期, 增加开发过程的灵活性, 采用专家系
统工具C LIPS 结合编程语言VC++的方法来实现催化裂化装置分馏系统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该方法可移植性
较好, 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开发出有效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功能化SBA-15-NH 2在药物布洛芬吸附与控制释放的研究
孙丽娜,张晓彤,陈雷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3): 1-5.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0.03.001
摘要889)      PDF (1220KB)(643)    收藏
采用合成后改性法将氨基嫁接进介孔SBA-15孔道内,对功能化的SBA-15进行药物吸附与控制释放研究。利用X射线衍射(XRD)、智能重量分析仪(IGA)、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仪(IR)等表征手段对它的物理结构、化学组成进行表征,在此基础上,利用分子模拟软件对其空间骨架结构及与药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模拟。对目标药物布洛芬(IBU)负载进改性前后的SBA-15材料内表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药物吸附和缓释性能与SBA-15材料内表面官能团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药物IBU分子与功能化SBA-15-NH2内表面的氨基基团之间存在离子相互作用,故其药物释放时间比单纯的SBA-15更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常减压渣油胶体稳定性与组分性质关系的研究
张龙力,杨国华,阙国和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3): 6-10.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0.03.002
摘要964)      PDF (179KB)(638)    收藏
利用质量分率电导率法测定了大港、中东、塔河常压渣油和它们相应的减压渣油的胶体稳定性,并从组分组成和组分性质探讨了渣油胶体稳定性影响因素。样品的胶体稳定性参数为1.45~8.20,差别较大。利用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各个渣油样品各组分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和平均偶极矩。关联了组分组成和组分极性与体系胶体稳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胶质与沥青质的含量之比越大,胶质与沥青质的极性越接近,体系的胶体稳定性越好;重芳香分含量越高、极性越接近沥青质的极性,体系的胶体稳定性越好;饱和分和轻芳烃组分含量越高、极性与沥青质极性差别越大,体系的胶体稳定性越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W/O 型乳化液在矩形流道中的静电聚结破乳研究
丁艺, 陈家庆, 尚超,张宝生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0, 23 (3): 11-16.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10.03.003
摘要1650)      PDF (1383KB)(422)    收藏
分析了带绝缘层矩形流道电场强度的影响因素以及分散相水颗粒在均匀交流电场下的聚结机理,设计了矩形流道连续流动静电聚结实验装置。以矩形波高压/高频脉冲交流电源为基础,研究电场强度、脉冲频率、脉宽比、流动速度等参数对不同W/O型乳化液中分散相水颗粒静电聚结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含水率为5%、电场强度为1.69 kV/cm、流动速度为0.17 m/s、脉宽比为40%、脉冲频率为1 000 Hz,水颗粒粒径能增长24倍,聚结效果明显。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