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含立管段的管道气顶排空实验研究
郭芮, 张伟明, 尤杨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1, 34 (2): 71-75.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21.02.012
摘要244)   HTML    PDF (2230KB)(103)    收藏
对含立管段的管道进行气顶排空实验研究,以空气和水为介质,利用高速摄像仪和数据采集仪对排空过程的气液流动参数进行测量,发现气顶排空过程类似于立管混输系统中严重段塞流的流动过程。对比了不同排气压力下立管出口气液混合物的流型、立管底部压力和立管压降变化特性。结果表明,排气压力较小时,立管出口气液混合物流型为分层流和段塞流;排气压力较大时,仅呈分层流。排气压力越大,气体前锋的运动速度越快,排空经历的时间越短;气体前锋表现出脱离上壁面的趋势,其尖端更加趋近于管道的中心线,气鼻后方液层坡度越大。管底压力变化经历三个过程,分别对应了立管中液体流出、液气喷发、液体震荡三个阶段。随着排气压力升高,立管底部压力增加幅度增大,对应的压力峰值增大,立管压降的开始下降时间缩短,下降速度增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东海大位移井油基钻井液体系研究及应用
耿铁,邱正松,苗海龙,张伟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9, 32 (6): 84-89.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19.06.014
摘要633)   HTML    PDF (4648KB)(352)    收藏
我国东海KQT气田大位移井钻进过程中油基钻井液存在高温稳定性及井眼清洗技术问题。为此,通过界面张力测试、乳化效率测试、显微镜观察及乳状液黏弹性和流变性测试等实验方法,优选了乳化剂、润湿剂、流型调节剂及有机土等关键处理剂,构建了大位移井用油基钻井液体系,并对其进行了综合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钻井液在180 ℃热滚后仍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优选的流型调节剂可增强钻井液的结构强度,有效提高切力和低剪切速率黏度,保证井眼清洗效果;同时具有良好的滤失性及抗污染性能等。在KQT气田的4口井中进行了现场试验,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螺旋槽干气密封润滑气膜摩擦系数的规律探寻
丁雪兴,徐洁,张伟政,陆俊杰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9, 32 (2): 84-91.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19.02.014
摘要419)   HTML    PDF (2129KB)(387)    收藏
高参数工况下的气膜摩擦力对干气密封性能的影响不可忽视。基于密封系统和动静环的结构特点,建立了润滑气膜计算域模型,使用ICEM划分网格,采用Fluent软件数值模拟获得气膜压力分布和速度分布,最后通过牛顿内摩擦定律计算得到润滑气膜摩擦系数。结果表明,槽型参数不变,润滑气膜摩擦系数随转速的增大而增大,随介质压力及平均气膜厚度的增大而减小;工况参数不变,气膜摩擦系数随根径的增大而增大,随槽数及槽深的增大而减小,且在75°~76°螺旋角范围内较为稳定。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静压干气密封微尺度气膜力学特性
张伟政,李水平,丁雪兴,席喜林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7, 30 (6): 80-85.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17.06.015
摘要330)      PDF (3664KB)(355)    收藏
根据静压干气密封的特点,以气体雷诺方程为依据,通过伽辽金法得到润滑气膜压力分布的变分方程,由气膜的边界条件,得到用有限元法求解稳态下气膜雷诺方程。并利用多项式拟合得到不同工况下的压力拟合曲线,计算得到开启力F。由不同膜厚下开启力的大小拟合出开启力与膜厚的函数关系式,及对膜厚求导得到气膜刚度与气膜厚度的关系式。结果表明,在静环密封端面径向上压力,由节流孔处向内径和外径处呈现抛物线型递减趋势,在节流孔处出现压力最高峰;随着气膜厚度的增加,开启力逐渐减小,气膜刚度也逐渐减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机械密封混合摩擦微极流场数值模拟
丁雪兴, 程香平, 李国栋, 王训杰, 张伟政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8, 21 (2): 63-67.  
摘要324)      PDF (5428KB)(385)    收藏
机械密封混合摩擦求解涉及到弹性变形和流体动力润滑之间多物理量的流固耦合作用,计算难度较大,没有现成的商业软件可直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采用C语言编程计算。考虑微极流体效应构建了混合摩擦的力学和数学模型,并利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值求解,获得了不同微极参数下内部流场的压力分布及机械密封泄漏量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微极参数耦合数和特征长度的增加将使液膜的压力增大,从而减小内外压差使泄漏量下降,保证了密封的可靠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