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全年目录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Vol.22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胶溶剂对MCM-22分子筛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余海清, 李建伟, 孙晓岩, 李英霞, 陈标华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1): 1-4.  
摘要1055)      PDF (219KB)(636)    收藏
以硝酸、盐酸、醋酸和甲酸为胶溶剂,采用挤条成型工艺制备了一系列 MCM - 22分子筛催化剂,并用颗粒强度仪和热重天平等手段对其物理性质进行表征,考察了胶溶剂对 MCM - 22分子筛催化剂强度和总酸量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无机酸胶溶剂的催化剂具有较高强度和总酸量;随硝酸胶溶剂用量的增加,催化剂总酸量增加,强度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最高强度对应的硝酸质量分数约为10%。以苯和丙烯烷基化为模型反应,分别采用气-液半连续和液-液连续两种操作方式对催化剂进行了反应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无机酸作胶溶剂的催化剂具有较高活性和异丙苯选择性;当硝酸质量分数小于20%时,MCM - 22分子筛催化剂活性随硝酸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硝酸质量分数为10%时,异丙苯选择性最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物法处理磺化泥浆体系钻井废水的可行性初探
郭振英, 吕荣湖, 张红岩, 张志勇, 孙惠东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1): 5-8.  
摘要2042)      PDF (298KB)(651)    收藏
针对采用混凝法处理磺化泥浆体系钻井废水难以达标排放,采用其它物化法处理成本太高的问题,预期采用 UV/Fenton氧化-好氧生物法处理。对经UV/Fenton氧化后的磺化泥浆体系的钻井废水用水质评价法、生化呼吸曲线法和摇床模拟实验3种方法进行了可生化性评价,然后通过间歇式生物处理小试考察了好氧生物法对废水的处理效果,并测定处理钻井废水后污泥的脱氢酶活性(DHA)。结果表明,经UV/Fenton氧化后的磺化泥浆体系钻井废水的可生化性较好,但对其处理时仍需要先进行菌种驯化;污泥经摇床驯化后,在间歇式生物处理小试中,混合液悬浮固体质量浓度(MLSS)为3 000 mg/ L左右,水力停留时间为4 h时,出水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最大可达60 .7%,生化需氧量(BOD)去除率最大可达94 .2%,而且此时污泥活性较高。初步证明了用UV/ Fenton 氧化-好氧生物法处理钻井废水是可行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超临界甲醇法制备生物柴油
邢存章, 谭明臣, 吕海亮, 高 菲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1): 9-12.  
摘要1682)      PDF (293KB)(631)    收藏
考察了花椒油、单酸在超临界甲醇中反应温度、压力、时间、醇油(酸)摩尔比及酸价对其转化率的影响;研究了反应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动力学规律。花椒油酯交换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温度为 300℃,压力为 15 MPa,时间为 2 h,醇油摩尔比为 6∶1,脂肪酸甲酯收率(花椒油转化率)可达 85%以上;而单酸酯化反应的最佳反应温度为300℃,压力为 15 MPa,时间为 2 h,醇酸摩尔比为 5∶1,单酸甲酯收率(单酸转化率)可达 95%以上。花椒油、单酸柴油的主要性质与普通柴油的性质接近 ,基本符合美国的生物柴油质量标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酚类化合物对FCC汽油储存安定性的影响
吴世逵,黄克明,梁朝林,曹冠璟2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1): 13-16.  
摘要1872)      PDF (310KB)(558)    收藏
通过对催化裂化(FCC)汽油组成、诱导期、吸光度等性质指标的跟踪测试,分析了酚类化合物对 FCC 汽油安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酚类化合物既是抗氧剂、又是 FCC汽油生胶变色的酸性催化剂,酚含量越大的汽油诱导期越长、且油品变色也越快。含酚质量分数大于 200μg/ g时,汽油诱导期随着二烯值的增大而降低,储存吸光度随着二烯值、碱性氮含量的增大而增加;含酚质量分数小于120μg/g时,汽油颜色稳定、诱导期短,二烯值在0 .7~2 .6 g(I 2 ) / (100 g)的各种FCC汽油的储存吸光度、诱导期变化不大。可通过优化催化原料、控制预碱洗深度、优化汽油调合、添加抗氧防胶剂等措施调节酚含量、提高汽油的储存安定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丙烯酸钠与N-乙烯基吡咯烷酮共聚物的制备
陈 煜, 刘云飞, 谭惠民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1): 17-21.  
摘要1566)      PDF (320KB)(502)    收藏
通过 NH 3 · H 2 O/ H 2 O 2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丙烯酸钠( AANa)与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共聚,制备了PAANa - co - PVP共聚物。通过FTIR对共聚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在元素分析表征的基础上,采用FR法, KT法和YBR法对采用NH 3 ·H 2 O/ H 2 O 2 引发时,AANa与 NVP共聚的竞聚率( r 1,r 2)进行了计算,其值分别为3 .296,0 .808。采用MTT法对所制备产物的体外细胞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产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重油催化裂解催化剂结焦影响因素的研究
杨连国, 孟祥海倡, 徐春明, 高金森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1): 22-25.  
摘要2261)      PDF (313KB)(538)    收藏
针对重油在 CPP工艺催化剂 CEP-1上的催化裂解过程,利用小型固定流化床实验装置研究了反应温度、剂油质量比、水油质量比、油气停留时间和原料性质对焦炭收率和积炭率的影响。发现积炭率随剂油质量比、水油质量比及原料 n( H) / n(C)的增加而减小,而随反应温度以及原料芳碳率的增加而增大;焦炭收率随反应温度、剂油质量比以及原料芳碳率的增加而增大,随水油质量比及原料 n( H)/ n(C)的增加而减小;积炭率和焦炭收率均随油气停留时间的延长存在最低值。原料的 n(H)/ n(C)和芳碳率均能够较好地反映出原料的结焦性能。在实验基础上,建立了积炭率和焦炭收率与原料性质和操作条件的经验关联模型,利用最小二乘回归求得了模型参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胶溶剂对TiO2成型载体性能的影响
王继元,顾越峰,陈韶辉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1): 26-30.  
摘要915)      PDF (585KB)(581)    收藏
以 TiO 2 粉体为原料 ,采用挤条成型的方法制备了TiO 2成型载体。考察了制备过程中胶溶剂类型柠檬酸含量﹑硝酸含量以及粘结剂/柠檬酸复配比等对TiO 2成型载体性能的影响,并用抗压强度测试﹑比表面积(BET)﹑扫描电镜(SEM)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胶溶剂的加入均可不同程度提高TiO 2成型载体的抗压强度,但对载体的比表面积影响不显著。柠檬酸质量分数3%时载体的抗压强度最高;加入硝酸可提高载体的抗压强度外,还可使载体的孔径分布集中。采用适宜的粘结剂 /柠檬酸复配比,有利于制备抗压强度高﹑孔径分布集中﹑表面缺陷少的TiO 2成型载体。在硝酸质量分数3%、m(粘结剂)/ m(柠檬酸)为4∶6,焙烧温度700℃的制备条件下,载体的抗压强度﹑比表面积和孔容可分别达125 .8 N/cm,48 .6 m 2 / g和 0 .33 cm 3 / g。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有机物在鱼体中生物富集因子的预测
冯长君,唐自强,杨伟华,沐来龙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1): 31-35.  
摘要881)      PDF (243KB)(521)    收藏
计算了165种非离子性有机物的原子类型电性拓扑状态指数。将它们与122种非离子性有机物的生物富集因子( lgBCF)拟合,经最佳子集回归及交互验证建立令人满意的数学模型。通过Jackknife法检验该模型具有总体稳健性,并对 43种非离子性有机物的生物富集因子(lgBCF)给出合理的预测。结果表明,原子类型电性拓扑状态指数能较准确估算与预测有机物的生物富集因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工业萘制备高纯萘产品的研究
熊杰明,冯 慧,龚良发,张丽萍,任晓光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1): 36-40.  
摘要1999)      PDF (369KB)(558)    收藏
高纯萘产品是许多高科技化学品的起始原料,可以通过工业萘脱硫精制得到。现有工业萘产品的主要杂质为硫化物苯并噻吩,用普通分离方法难以脱除干净。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甲酸为催化剂,用氧化法对工业萘进行了脱硫研究,考察了过氧化氢配比、甲酸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脱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酸配比增加,脱硫率提高;随过氧化氢配比增加,脱硫率先上升后下降,存在一个最佳值范围;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可降低油相的粘度,有利于油水两相充分混合和提高反应效率,最佳反应温度为89~92℃;以纯度 97 .06%以上的工业萘为原料,在 n(H) / n( F) = 3 .65,n(H ) / n(S) = 8 .49、反应温度 89℃、反应时间 60 min的条件下,脱硫率可达到97 .90%,再经过精馏精制之后,所得产品中含萘质量分数超过 99 .90%,显著高于现有精萘产品质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阳离子聚合物在多孔介质中的水动力学吸附
刘建新, 张营华, 任韶然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1): 41-44.  
摘要984)      PDF (263KB)(563)    收藏
为研究聚合物和盐水注入速度对阳离子聚合物在多孔介质中吸附的影响,用碳化硅颗粒制作填砂模型,进行了恒温驱替实验,根据测试的残余阻力系数计算不同注入速度下的聚合物吸附层厚度。结果表明,阳离子聚合物在多孔介质中的吸附主要受静电引力和水动力的影响。在低的聚合物注速时,静电引力起主导作用;而在较高注速时,水动力起主导作用。聚合物注入速度增加,吸附层厚度呈线性增加,从 290 nm增加到 1 510 nm。盐水注入速度(后置液)对吸附层厚度也有一定影响,吸附层厚度随盐水注速增加而增加。提高聚合物溶液和后置盐水溶液的注入速度,有利于改善地层岩石的聚合物吸附能力,提高堵水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MTBE合成2,5-二叔丁基对苯二酚的研究
程丽华, 滕俊江, 汪树清, 张键衡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1): 45-48.  
摘要955)      PDF (238KB)(576)    收藏
以甲基叔丁基醚(MTBE)和对苯二酚为原料、硫酸为催化剂,合成2,5 -二叔丁基对苯二酚(DBHQ)。用正交实验分别考察了酚醚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时间3个因素对 DBHQ收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对粗产品的精制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合成 DBHQ的适宜工艺条件为:酚醚摩尔比为2 .1∶1,酚酸摩尔比为1∶0 .1,反应时间为1 .5 h ,反应温度为 90℃,分离所用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2。在此条件下,2 ,5 -二叔丁基对苯二酚的质量分数为99%以上,平均收率为 60%。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二噁英类卤代芳烃的溶解度和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预测
陈 艳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1): 49-52.  
摘要1638)      PDF (200KB)(597)    收藏
基于分子拓扑理论,计算了4种二噁英类卤代芳烃( PCDDs,PCDFs,PCBs,PCDEs)的 Kier分子形状指数( m K) (m= 1 ,2 ,3),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了与它们的溶解度和正辛醇 /水分配系数的定量结构/性质相关(QSPR)模型。通过模型得到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吻合,并用Jackknife法检验了该模型的总体稳健性。结果表明,所建模型预测能力强,稳健性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油砂洗脱化学剂复配的研究
李晓军,蔡文斌,李兆敏,张明慧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1): 53-55.  
摘要849)      PDF (287KB)(547)    收藏
为了解决直接用水洗油砂洗油效率低的问题,进行了复配化学剂油砂热洗室内实验,考察了 NaOH和 Na 2CO 3及其复配溶液,XY系列洗油剂复配对内蒙古图牧吉地区一井油砂洗脱率的影响,根据油砂洗脱率指标,优选适合该地区油砂的最佳复配化学剂。结果表明,在洗油剂与油砂质量比为1∶1 ,恒温85℃,加热60 min时,NaOH与Na 2CO 3复配溶液的洗脱率高于单一碱液的洗脱率 ,洗油剂体系XY-1和XY-2与碱复配时,优选的洗油剂配方为 NaOH(1 .0%) + Na 2CO 3(1 .0%) + XY-1(0 .15%)和NaOH(1 .0% ) + Na 2CO 3(1 .5% ) + XY-2 (0 .10%)。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吸收和吸附的油气回收集成工艺
黄维秋, 徐效梅, 林 毅, 刘 海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1): 56-60.  
摘要1690)      PDF (339KB)(646)    收藏
设计2个油气吸附回收实验来比较活性炭吸附油气的效果。该吸附塔进口油气体积分数分别为0 .05,0 .40,进口混合气流量分别为40,65 m 3/h。实验结果表明,二者回收率高达95%以上,但实验I 热效应明显比实验II低,两者炭床温升分别为43 .1℃和 72 .2℃。为此开发出吸收吸附集成回收工艺,其回收率可达到 99 .6% ,尾气油气体积分数可控制在0 .003 2以下,而且吸附塔热效应小,炭床温升小于35℃。该集成系统投资比单纯的吸收法低,安全性比单纯的吸附法高,综合效益显著。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油膜收缩速率的测定方法
蒋 平,张贵才,葛际江,刘海涛,马 涛,张 琪1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1): 61-64.  
摘要2096)      PDF (391KB)(703)    收藏
为了评价表面活性剂剥离固体表面油膜的能力,提出了采用油膜剥离速率作为评价驱油剂的一项指标,分别研究了油膜在OP类表面活性剂以及Na 2CO 3溶液中的收缩规律。结果表明油膜在OP- 10溶液中收缩的最快,在OP-8和OP-30中的收缩速率相近,在OP-40中的油膜收缩速率最慢;在Na 2CO 3溶液中只有油膜的厚度发生变化,而油膜的面积并没有变化。通过分析杨氏方程可知,表面活性剂(OP)吸附在水-固界面上降低了水-固界面张力 ,油膜在水平力的作用下收缩;Na 2CO 3只改变油-水界面张力,没有降低固-液界面张力,所以油膜没有收缩,而Na 2CO 3与原油中的酸性物质反应,生成的表面活性物质在油膜表面分布不均匀造成了局部的界面张力梯度,从而出现厚薄不均的现象。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元件长径比对SK型静态混合器湍流流场的影响
龚 斌, 包忠平, 黄 娜, 吴剑华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1): 65-68.  
摘要817)      PDF (495KB)(550)    收藏
以SK 型静态混合器为对象,运用FLUENT 软件对混合器内湍流流场进行模拟计算分析,并利用激 光多普勒测速仪对其中部分型号混合器内的流场进行测量,研究混合元件长径比对混合器内速度变化特性和湍动 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元件长径比的变化并不改变流体各方向时均速度及湍动能沿轴线的变化趋势及幅值分布规 律,但对幅值大小有影响;元件长径比越小,各方向时均速度沿轴线变化的幅度越大,斜率越高,这一作用在径向速 度上表现最为明显,在轴向速度上表现最弱;随元件长径比减小,流体的湍动程度加大,湍动能赠高,且增加速度较流速变化更为显著。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架火炬事故状态火焰热辐射危险性分析
承 奇, 张礼敬, 陶 刚, 宋会会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1): 69-72.  
摘要1007)      PDF (255KB)(609)    收藏
从流体力学角度研究大型石化企业高架火炬事故状态时火焰热辐射的危害性,应用CFD数值模拟技术对其排放量为500 t/ h时的火焰热辐射进行了数值模拟,建立了火焰周围的热辐射强度,Statistica软件拟合数据得出热辐射强度与距离火焰中心的水平距离的对应关系式。根据《石油化工企业燃料气系统和可燃性气体排放系统设计规范》SH3009 - 2001中规定的人体所能接受的安全热辐射强度计算得出地面操作人员安全间距的参考值为81 .5 m,对事故状态时的应急救援和人员防护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裸露管线温降规律研究
李 晋,王 平,王洪霞,吴 明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1): 73-75.  
摘要982)      PDF (324KB)(650)    收藏
裸露原油管线停输后,由于管道中油的热容量要比周围土壤的热容量小得多,所以冷却速度要比埋地管道快得多,成为限制允许停输时间的关键。根据裸露热油管道的热力及水力特征,建立了管道停输后的温降数学模型。将模型简化后采用有限差分方法,把热传导偏微分方程转化为线性方程组后,用迭代法求解。编制了停输温降温度场的程序框图,以实际管道为例计算出不同停输时间管道内的温度分布值。将管线停输后管中心、1/2半径及管壁处温度进行比较,制定出可行的管线间歇输送方案。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周期阵列压痕奇异应力场与开裂(PartI:应力强度因子)
王晓华,赵 萍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1): 76-81.  
摘要864)      PDF (418KB)(488)    收藏
利用守恒律来研究周期阵列压头压痕奇异应力场的应力强度因子的封闭解,同时也研究有限边界压痕的应力强度因子的封闭解。并讨论了周期阵列压痕问题与周期裂纹的关系,建立了等效裂纹模型的研究方法。数值分析的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足够的精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KPCA-RVM组合建模方法及其在软测量中的应用
颜学峰, 陈 佳, 胡春平, 钱 锋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1): 82-85.  
摘要1805)      PDF (282KB)(583)    收藏
提出了一种核主元分析(KPCA)和关联向量机(RVM)相结合的组合建模方法。KPCA - RVM采用KPCA对原始自变量进行非线性变换并提取主成分,形成特征自变量;采用 RVM,对 KPCA变换后的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建模,并根据模型的预报能力自适应的确定参与回归的最佳特征变量个数,消除冗余信息干扰,获得强非线性表达能力且预报性能良好的模型。并将KPCA - RVM应用于 PTA装置对羧基苯甲醛(4 - CBA)含量的软测量建模,结果表明该方法预测精度高于PCA - RVM和RVM。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小波包特征熵SVM的压缩机气阀故障诊断研究
崔厚玺, 张来斌, 王朝晖, 段礼祥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1): 86-88.  
摘要1471)      PDF (158KB)(535)    收藏
针对气阀信号信噪比低、特征提取困难及故障样本较少、难以建立可靠的故障识别模型的问题,提出基于小波包特征熵支持向量机的气阀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选择容错性较强的信息熵作为特征参数,通过对信号小波包分解,提取故障敏感频带的小波包特征熵作为输入向量,采用仅有的故障训练样本构建 SVM分类器,建立气阀故障诊断模型。试验表明,该方法对小样本情形下气阀故障的非线性模式分类问题体现了良好的适应性,且具有特征提取工作量小的特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多总线分布式控制的多Agent系统研究
张烈平,张云生,程大方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1): 89-92.  
摘要1841)      PDF (327KB)(522)    收藏
针对多总线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结构和特点,设计和构造了一种面向多总线分布式控制的分层分布式多Agent系统体系结构。系统由系统控制级 Agent、区域控制级Agent和现场Agent组成,采用OPC技术作为整个系统的通信方式,通过引入区域Agent组的概念,采用基于Internet中的域的管理方法来实现对各区域Agent组的有效管理,实现分布协调控制。最后,对各 Agent的主要功能进行了设计,并分析了多Agent系统的通信模型和工作过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具有区间数的信息决策系统的属性约简
朱 峰, 张雪峰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1): 93-96.  
摘要1463)      PDF (174KB)(499)    收藏
通过对相容关系的实数粗糙集模型研究,分析了实数粗糙集的上近似,下近似,边界以及实数粗糙集的正域,负域,边界域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实数粗糙集的属性约简的方法,并给出步骤:逐次检索属性子集的广义重要度,看其是否与属性集合的广义重要度相等,当相等时即为其一个约简集。并通过算例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含硅环氧树脂的制备及其固化动力学研究
杨明山,何 杰,刘 铮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2): 1-4.  
摘要1724)      PDF (281KB)(609)    收藏
采用二苯基硅二醇与邻甲酚醛环氧树脂在SnCl 2 催化作用下合成了含硅环氧树脂(CNE - Si),并用FT - IR、1 H - NMR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 TGA分析了含硅环氧树脂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 Si -基团的引入大大提高了环氧树脂的热稳定性。采用非等温 DSC方法探讨了含硅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过程,用T -矱外推法确定了含硅环氧树脂在线性酚醛树脂固化剂作用下的固化工艺参数,即:起始固化温度为 110℃,最快的固化反应温度为125℃,后固化温度在170℃附近。用Kissinger和Ozawa法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得到了其固化反应活化能、反应级数等动力学参数,为含硅环氧树脂的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纳米氧化锌的表面改性研究
周 莉, 臧树良, 胡秀英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2): 5-8.  
摘要839)      PDF (342KB)(667)    收藏
用铝酸酯偶联剂改性纳米ZnO,并与钛酸酯和硅烷偶联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铝酸酯偶联剂对纳米氧化锌的改性效果略优于钛酸酯偶联剂,而二者均优于硅烷偶联剂。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偶联剂质量分数为 1%,反应温度为 100℃,反应时间为 30 min,超声时间为 20 min。此工艺条件下,亲油化度可达到70 .37%,吸水率达到4 .79%;纳米ZnO与偶联剂发生充分的作用,引入了偶联剂的相应基团;改性后的纳米ZnO明显改善了分散状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硫化铁氧化及聚热过程影响因素
赵雪娥,蒋军成,魏新利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2): 9-11.  
摘要1072)      PDF (225KB)(916)    收藏
采用自然环境中氧化试验装置,研究了硫化铁的自然氧化进程,根据硫化铁在自然环境中氧化进程的特征,提出了其氧化过程可以分为表层自热期、潜伏期以及加速氧化期 3个阶段。热量积聚在硫化铁自燃进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此外,又研究了原油、水分以及硫单质等因素对热量积聚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油对热量积聚具有双重影响;水分对于自燃具有抑制作用;硫磺对硫化铁自燃初期影响比较小,后期主要起到外部热源的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爪形大分子CBC-NO的合成、表征及降滤性能研究
龙小柱,田彦文,王长松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2): 12-16.  
摘要1082)      PDF (405KB)(527)    收藏
以 1 ,3 -丁二醇、柠檬酸为原料、甲苯为溶剂,在 120℃油浴中反应,合成了柠檬酸 - 1 ,3 -丁二醇-柠檬酸(CBC)爪状物小分子;然后,以甲基苯磺酸为催化剂,使 CBC依次与环烷酸、十八醇分别在140℃和 180℃油浴下接枝,合成了新型的爪形大分子柠檬酸- 1 ,3 -丁二醇-柠檬酸-环烷酸-十八醇 (CBC- NO)。采用 1 H -NMR及 IR对合成的两种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 CBC和 CBC - NO与所设计的分子结构相吻合。用元素分析确定了 CBC的化学组成为 C 16H 22O 14 。合成的 CBC - NO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将 CBC - NO 按 600μg/g的加剂量添加到不同的轻柴油中,柴油的冷滤点最大可降低 8℃。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微孔-介孔分子筛的合成
崔 苗,李凤艳,孙桂大,张玲玲,赵天波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2): 17-19.  
摘要1052)      PDF (242KB)(736)    收藏
采用纳米组装法合成介孔分子筛材料,用 XRD ,BET ,SEM ,TEM ,IR对其进行表征。XRD测试显示此种分子筛属于六方晶相,并且只存在此单一晶相;N 2 吸附-脱附测试显示,此种分子筛具有微孔和中孔结构,比表面积高达1 135 m 2/g;SEM照片显示分子筛晶体呈团聚状地生长在一起,晶界不再明显;TEM照片显示分子筛表面分布着较密集的孔道,而且孔道尺寸不均一;吡啶红外吸附光谱显示,此种分子筛与 HMCM - 41分子筛相比,具有更多的B酸和L酸中心。对于大分子烃 1 ,3 ,5 -三异丙基苯的催化裂化反应,与 HMCM - 41分子筛相比,此种分子筛的活性远大于 HMCM - 41分子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聚丙烯酸酯降凝剂对含蜡原油降凝规律的研究
杨 飞,李传宪,林名桢,李志岩,于 涛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2): 20-25.  
摘要1756)      PDF (464KB)(643)    收藏
采用 DSC热分析仪研究了聚丙烯酸酯(PA)降凝剂的结晶性能及加剂前后含蜡原油的结晶特性,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了加剂前后原油中蜡晶形貌,并通过凝点试验和流变实验评价了PA降凝剂对长庆、青海两种含蜡原油的降凝效果。结果表明,PA降凝剂的结晶性能随烷基侧链碳数的增长显著提高,但不受降凝剂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添加PA降凝剂能够抑制原油中蜡晶的析出、降低原油析蜡点,并且使原油中蜡晶尺寸变大,结构变紧凑,从而能够释放更多的液态油分,改善含蜡原油的低温流变性。PA降凝剂对含蜡原油的降凝效果与原油组成和降凝剂结构有关,原油中蜡含量越高、高碳数石蜡所占比例越大,降凝剂的降凝效果越差;随着降凝剂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提高,PA分子在原油中的溶解性变差,卷曲程度提高,导致PA与石蜡间作用力减弱,降凝效果变差;PA 烷基侧链碳数与原油中石蜡碳数越匹配,降凝剂分子与石蜡的作用越强,降凝效果也越理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酸化缓蚀剂对N80钢在盐酸溶液中的缓蚀性能
杨永飞, 姚 军, 赵修太, 赵晓珂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2): 26-29.  
摘要1417)      PDF (448KB)(368)    收藏
以喹啉和氯化苄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母体缓蚀剂,与增效剂炔醇和分散剂复配,制得了一种有机含氮季铵盐型酸化缓蚀剂。采用静态挂片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考察了该缓蚀剂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该缓蚀剂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中,在温度为135℃时,对N80钢片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该缓蚀剂是一种以抑制阴极过程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在铁表面的吸附符合Bockris- Swinkels吸附等温式。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腐蚀前、后及加入缓蚀剂后N80钢的表面形态,探讨了缓蚀剂的缓蚀机理。结果证明,缓蚀剂有效地抑制了盐酸对N80钢的腐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酸性分子筛合成对叔丁基邻苯二酚
朱大禹,金文英,陈文艺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2): 30-33.  
摘要840)      PDF (266KB)(565)    收藏
以邻苯二酚、异丁烯为原料,酸性分子筛为催化剂催化合成对叔丁基邻苯二酚,探讨了各工艺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优反应条件。反应温度 140℃,反应时间 8 h,物料配比 n(邻苯二酚) / n(异丁烯) = 1∶1 .2,催化剂质量分数为 20%,对叔丁基邻苯二酚收率均可达 85%以上,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30次以上。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不同湿度的H 2S在Fe 2O 3表面的吸附反应研究
杨姝宜,李 萍,张振华,赵杉林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2): 34-37.  
摘要784)      PDF (295KB)(552)    收藏
研究了H 2S在Fe 2O 3表面的吸附反应过程,考察了温度,H 2S湿度,H 2S起始体积分数,Fe 2O 3湿度对吸附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的降低,H 2S湿度和起始体积分数的增加,均促进吸附反应;而且当Fe 2O 3的湿度为 10%时,吸附 H 2 S的体积分数最大。干燥的H 2S在干燥的Fe 2O 3表面也发生吸附反应,生成 FeS,对设备产生一定的腐蚀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Fenton试剂处理印染废水的过程参数优化
张永利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2): 38-40.  
摘要924)      PDF (242KB)(554)    收藏
采用Fenton试剂氧化法处理亚甲蓝模拟印染废水(COD = 2 000 mg/ L),以COD去除率为评价指标, 利用单因素优化及正交实验法,对Fenton试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原水pH三个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增加Fenton试剂用量和延长反应时间可有效提高COD去除率,相对25 mL水样优化的Fenton试剂用量为5 .0 mL试剂,反应时间为 30 min;调节原水pH,COD去除率呈现峰坡变化,优化的pH为4。在优化参数条件下,废水 COD去除率可以达到88 .77%。正交实验结果表明,Fenton试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原水 pH三个因素对 COD去除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反应时间、Fenton试剂用量、原水pH。Fenton试剂氧化废水中,3因素的各水平对水样COD去除率的影响不明显。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渣油加氢结焦反应条件的研究
王 钥,齐邦峰,何凤友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2): 41-44.  
摘要869)      PDF (293KB)(540)    收藏
使用高压釜反应器,无催化剂条件下,考察了反应温度(410~440℃)、初始氢气压力(3 .0~7 .0 MPa) 及停留时间(20~80 min)对渣油加氢结焦及转化率的影响。当温度、停留时间增加时,渣油转化率与结焦率都增大,而初始氢气压力增加时渣油转化率增大,结焦率变化不大。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430℃、初始氢气压力为7 .0 MPa 和反应时间为20 min是现有渣油加氢工艺的最佳反应条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克拉玛依油砂超声波分离技术
许修强,王红岩,郑德温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2): 45-48.  
摘要973)      PDF (238KB)(699)    收藏
针对目前油砂分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油砂超声分离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超声条件下,超声空化状态对油砂分离的效果有很大影响,油砂分离的最佳空化状态为弱空化状态。考察了超声频率、功率、作用时间、温度对油砂分离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得到油砂超声分离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频率 40 kHz、功率 50 W、作用时间 20 min、温度 50℃。在此条件下,油砂出油率达 94%以上,证实了油砂超声分离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Y型分子筛的改性成型及其对FCC汽油脱硫效果的研究
朱赫礼, 宋丽娟, 高 翔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2): 49-51.  
摘要1925)      PDF (339KB)(559)    收藏
利用草酸对NaY分子筛进行脱铝改性,然后进行液相离子交换制得 HY分子筛。并用HY和NaY 分子筛进行FCC汽油的脱硫效果对比。结果表明,HY分子筛吸附脱硫效果明显好于NaY分子筛;成型HY分子筛比未成型HY分子筛的吸附脱硫效果好,HY分子筛中添加质量分数为25%的γAl 2O 3比不添加γAl 2O 3的 HY 分子筛的吸附脱硫效果好。HY分子筛静态吸附脱硫最佳时间为6 h,最佳剂油质量比为1∶3,最佳质量空速为0 .5 h - 1,再生后的成型 HY( w (γAl 2O 3) = 25% )能恢复到原来吸附能力的92 .69%。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压缩机密封结构设计
周 到, 田旭东, 钟 瑜, 王 磊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2): 52-55.  
摘要1881)      PDF (294KB)(537)    收藏
利用大变形、接触的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建立了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压缩机密封结构的二维轴对称模型,据此对影响密封性能的各结构参数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上下法兰张开间隙、密封槽槽口倒角半径、密封槽深、密封槽宽等典型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上下法兰张开间隙对最大接触压应力和剪应力的影响较大,而密封槽槽口处倒角半径对剪切应力影响不大,密封槽深、密封沟槽宽度对密封面最大接触压力的影响较显著。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管线钢断裂过程中CTOA的三维有限元模拟
陈福来,帅 健,许 葵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2): 56-58.  
摘要899)      PDF (345KB)(613)    收藏
基于大变形理论,采用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了CTOA试件断裂扩展过程,根据实测的管线钢应力应变关系,计算得到(CTOA) c 。模拟结果表明,(CTOA) c 的模拟计算值与试验实测值的偏差为 10%~17 .5%,且X70、X80管线钢的(CTOA) c 均随试件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并呈线性关系。基于对模拟结果的分析,拟合得到了X70 和X80管线钢(CTOA) c 的预测公式。研究成果可直接应用于管道的止裂设计,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机械密封摩擦副端面形貌的分形特性
魏 龙,顾伯勤,冯 飞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2): 59-62.  
摘要829)      PDF (369KB)(508)    收藏
介绍了表征粗糙表面形貌分形特征的Weierstrass - Mandelbrot函数式,分析了判断粗糙表面形貌分形特性的功率谱法和结构函数法。采用 AF - LI型触针式表面轮廓测量仪测量了GY70型机械密封摩擦副端面的径向及周向轮廓曲线。利用结构函数法分析了端面轮廓的分形特性,通过计算得出动环端面径向和周向分形维数分别为1 .293,1 .291,静环端面径向和周向分形维数分别为1 .288,1 .283。研究结果表明,GY70型机械密封摩擦副动、静环端面轮廓均具有统计自仿射分形特性且各向同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周期阵列压痕奇异应力场与开裂(PartII:压痕开裂临界载荷)
王晓华,马英利,孙 壮,谢禹钧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2): 63-65.  
摘要1948)      PDF (256KB)(661)    收藏
周期阵列压痕方法是研究微观摩擦学的工具之一。由于周期阵列刚性压头压在半平面弹性体的表面时,会产生周期的I型奇异压应力场,该奇异应力场的应力集中达到一定程度时,即达到临界条件时,该奇异应力场所在的边界将开裂。压痕边界的开裂问题是一个新型的断裂力学问题,通过边界移动的能量释放率的分析给出了压痕边界开裂能量释放率数学表征,并给出边界开裂的临界载荷和临界开裂角。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X80管线钢在模拟液中的电化学行为
董 美, 吴 明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2): 66-69.  
摘要1738)      PDF (333KB)(554)    收藏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系统地表征了X80管线钢的微观结构;采用 2273 恒电位仪研究了X80管线钢在库尔勒模拟土壤溶液、NS4溶液和鹰潭模拟土壤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X80管线钢的微观结构由多边铁素体、针状铁素体和 M/ A组元组成;铁素体晶粒内存在位错胞和亚晶粒,铁素体晶界处有大量的位错缠结。X80管线钢在库尔勒模拟土壤溶液、NS4溶液和鹰潭模拟土壤溶液中的极化曲线只有活性溶解区,没有活化-钝化转变区。X80管线钢在库尔勒模拟土壤溶液中的腐蚀电流密度最大,在NS4溶液中次之,在鹰潭模拟土壤溶液中最小;X80管线钢在NS4溶液和鹰潭模拟土壤溶液中的腐蚀电流密度相差不大,但都远小于其在库尔勒模拟土壤溶液中的腐蚀电流密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截面含气率的单丝电容探针测量
梁法春, 陈 婧, 曹学文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2): 70-72.  
摘要1852)      PDF (246KB)(512)    收藏
在测量管段上游布置旋流装置,将上游分层流、环状流等结构不对称流型整改成液膜厚度均匀一致的环状流,然后采用单丝电容探针测量液膜厚度,从而实现截面平均含气率的实时在线测量。在气液两相流实验环道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探针输出值只与液膜厚度有关,不受液体性质和温度影响。将快关阀门测量值与电容探针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在宽广的流型范围内,二者符合良好。该方法克服了传统电容探针测量方法测量平均截面含气率时不能保证测量结果的代表性以及层析方法测量系统复杂,需要重建运算的缺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毒气泄漏环境下人员暴露风险评估
章 博, 陈国明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2): 73-76.  
摘要1088)      PDF (270KB)(622)    收藏
提出了将毒气泄漏CFD数值模拟与中毒剂量反应模型结合起来进行中毒风险定量评估的方法。首先通过CFD计算泄漏毒气的实时浓度场,再由浓度场和暴露时间确定暴露剂量,最后根据剂量反应模型确定人员死亡百分比。并以某硫磺回收装置硫化氢泄漏为例,对距离泄漏点0~300 m范围内多个监测点人员中毒死亡风险进行了定量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定量评估毒气泄漏扩散区域内任意位置人员的任意时刻死亡风险,可广泛应用于与毒气泄漏后果风险评估相关的各领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煤气热电联产系统采暖季流程模拟计算
赵中友, 沈胜强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2): 77-80.  
摘要1699)      PDF (216KB)(611)    收藏
建立了煤气、热和电多联产系统采暖季流程,在Aspen Plus平台上对该流程进行了模拟,获得了系统的状态参数和过程参数,运用系统能量综合利用系数、日经济收益、联合循环热效率和热电联产子系统能量综合利用系数来评价系统性能,分析了系统关键操作变量对系统性能系数的影响。研究表明,燃气循环、蒸汽循环和联合循环的热效率分别为33 .55%,29 .76%,38 .48%;系统能量综合利用系数和热电联产子系统能量综合利用系数分别为75 .94%,53 .31%。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Web技术的化工工业过程远程监控系统
邓 武,赵慧敏,杨鑫华,唐飞龙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2): 81-84.  
摘要1405)      PDF (395KB)(542)    收藏
根据实际的工业生产过程,在分析远程监控系统功能和层次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Web技术的工业过程远程监控系统体系结构。从系统开发角度出发,研究了在Web技术下的工业过程远程监控系统所涉及的Web应用程序开发、Socket数据通信、JDBC数据库访问、数据采集、控制策略、实时数据发布等关键技术,并设计实现了一个高可靠性工业过程远程监控系统。通过实例的应用和系统长时间的运行表明,本系统具有运行稳定、控制动作迅速、数据传送实时性好等优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WSN的油气开采监控系统研究
李 勇, 王 平, 蔡林沁, 王 恒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2): 85-87.  
摘要1843)      PDF (330KB)(579)    收藏
基于油气开采过程监控需求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油气开采监控系统可行方案。该方案包括:现有井场仪表与无线接口卡结合,星型加 Mesh型的拓扑结构,电源供电为主、电池供电为辅的供电方式,基于监控需求的动态能量管理。动态能量管理方法的仿真结果表明,监控系统在设备稳定运行的条件下能够节约大部分的电池能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与纹理的岩屑识别算法
杨晓敏,冉 飞,吴 炜,陈 默,何小海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2): 88-92.  
摘要1693)      PDF (530KB)(569)    收藏
针对在随钻过程中如何自动、快速、准确地识别岩屑的问题,对岩屑的纹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采用Gabor滤波器对不同岩性的岩屑图像进行纹理提取和分析,提取了反映不同岩屑图像纹理结构的特征参数,最后将支持向量机应用到岩屑的识别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识别效果。通过对四川洛带气田4口井的现场随钻,结果证明算法识别正确率达到90%以上,为快速自动录井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长输管道泄漏检测系统设计与开发
余东亮, 张来斌, 梁 伟, 叶迎春, 王朝晖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2): 93-96.  
摘要1543)      PDF (343KB)(630)    收藏
设计并开发泄漏检测系统,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测长输管道的运行状况。该系统主要包括3大模块:多源信息获取模块,数据存储与查询模块以及泄漏分析与诊断模块。通过OPC技术实时快速获取现场PLC信息,弥补SCADA系统采样频率低导致信息缺失的不足;利用BLOB格式存储大容量实时数据 ,并实现历史数据查询功能;应用投影降噪理论进行信号降噪,实现小泄漏特征信号获取;结合相关分析技术计算负压波传输时间差,并动态求解负压波波速。现场试验证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满足现场需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过氧化氢/甲酸/硫酸体系氧化脱硫研究
熊杰明,迟姚玲,胡应喜,孙锦昌,任晓光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3): 1-4.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09.03.001
摘要1104)      PDF (310KB)(610)    收藏
柴油中的硫化物可以用有机酸催化过氧化氢氧化法脱除,脱硫效率与体系酸性强弱有关。强酸性的硫酸能调节反应体系的酸性,提高脱硫效率。在苯并噻吩/正辛烷配成的模拟柴油中,以过氧化氢/甲酸/硫酸作氧化脱硫体系,考察了硫酸的催化性能以及反应条件对氧化脱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过氧化氢、甲酸、硫酸、苯并噻吩物质的量比为6 .04:2 .12:1 .50:1 .0的条件下,脱硫率可达95%以上;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微量的硫酸,一方面可以显著增加体系酸性,催化过氧甲酸生成,另一方面硫酸本身参与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过二硫酸,从而显著提高体系的反应速率和氧化脱硫率,提高幅度达 10%~29% ;硫酸用量、甲酸用量、反应时间和温度对脱硫率均有影响;过多的硫酸使过氧化氢不稳定,无效分解增加,脱硫率反而下降,硫酸与苯并噻吩最合适的物质的量比在0 .30 ~2 .10。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固体超强酸S 2O 2- 8/ZrO 2催化合成缩醛
王俊丽,孟双明,李 忠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 22 (3): 5-8.   DOI: 10.3696/j.issn.1006-396X.2009.03.002
摘要2967)      PDF (290KB)(571)    收藏
通过沉淀、老化、过滤、洗涤、干燥、浸渍和焙烧等过程,由 ZrOCl 2 和(NH 4) 2S 2O 8制备了S 2O 2- 8 /ZrO 2催化剂。用XRD,FT-IR,NH 3-TPD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焙烧温度对其酸性、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XRD 结果表明具有较高T型晶相峰。FT-IR分析表明S 2O 2- 8 /ZrO 2 表面以双桥鳌合状配位化合物形式结合。研究了醛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n(丁醛) / n(乙二醇) =1:1 .4,催化剂质量分数为0 .25%,反应时间为 50 min的最佳条件下,丁醛乙二醇缩醛的收率可达95.8%;在n(苯甲醛)/ n(乙二醇)=1∶1 .25,催化剂质量分数为0 .5%,反应时间为50 min的最佳条件下,苯甲醛乙二醇缩醛的收率可达 88 .8%。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