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A位缺陷对铁酸盐基阴极材料硫中毒特性影响
杨权森, 王芳芳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1, 34 (6): 1-6.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21.06.001
摘要4389)   HTML    PDF (2364KB)(385)    收藏

空气中微量SO2 (10-9)引起阴极材料硫中毒是导致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性能衰减的关键因素之一。将(La0.6Sr0.4) (Co0.2Fe0.8)O3(LSCF)和A位缺陷型(La0.6 Sr0.4)0.85(Co0.2Fe0.8)O3(LSCF85)样品放置在含有30 μg/g SO2的干空气气氛中,800 ℃条件下热处理50 h后,对反应的生成物进行XRD、SEM、EDX表征,评价A位缺陷的存在对钙钛矿结构铁酸盐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硫中毒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于钙钛矿结构LSCF阴极材料,A位缺陷的引入可以有效地抑制该材料与SO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SrSO4,提高材料在含SO2气氛中的化学稳定性。其原因可能是由于A位缺陷的引入,降低了LSCF中Sr元素的活性,从而抑制了Sr元素与SO2之间化学反应的发生。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电解水制氢技术及其催化剂研究进展
张瑀净, 张宝山, 孙洁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2, 35 (6): 19-27.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22.06.003
摘要4015)   HTML285)    PDF (2450KB)(1847)    收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氢能因其能量密度高、绿色无污染、储量丰富、应用广泛等优点,被认为是21世纪理想的清洁能源。电解水制氢是一种清洁的生产技术,在“双碳”的背景下得到蓬勃发展,其关键挑战在于开发高性能的析氢反应(HER)电催化剂,以降低水分解的过电势。详细介绍了目前主流的电解水制氢技术,分析了各技术的自身特性和优劣势,重点总结概括了HER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最后对电解水制氢技术及其催化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Mn⁃Zr复合氧化物负载贵金属催化剂的氯乙烯催化燃烧性能
方田, 高奕吟, 王思雨, 王丽, 郭耘, 郭杨龙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1, 34 (5): 1-8.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21.05.001
摘要2750)   HTML    PDF (2489KB)(242)    收藏

以共沉淀法制备了Mn?Zr复合氧化物,通过浸渍法引入贵金属(Ru、Pd、Pt),考察了贵金属对于氯乙烯催化燃烧反应性能的影响;并对催化剂的结构和化学状态,氧化还原性能和酸性能,表面酸类型的分布特征进行表征。研究发现,贵金属主要以氧化态的形式存在于催化剂表面,贵金属的引入促进了复合氧化物的还原,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能,同时也提高了催化剂表面酸的总量、改变了表面Br?nsted酸和Lewis酸中心的分布。贵金属引入后,促进了反应性能的提高,使得氯乙烯全转化温度向低温偏移;不同贵金属对于反应促进的效果不同,其中Ru的引入,对于反应的促进效果高于Pd和Pt的引入。Ru/MZ (Ru/Mn0.7Zr0.3Ox)催化剂上氯乙烯转化50%和90%的温度(t50t90)分别为206、243 ℃,比纯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相应温度向低温偏移69、71 ℃。贵金属引入后也改变了有机含氯副产物的分布并降低了其浓度,Ru/MZ催化剂在t90时的含氯副产物总体积分数为5.7 μL/L,比Mn0.7Zr0.3Ox在相同转化率下的有机氯代副产物体积分数低70%。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封面目录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2, 35 (3): 0-.  
摘要2470)   HTML    PDF (2039KB)(37)    收藏
当期封面目录及封底作者如需要请自行下载PDF文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等级孔分子筛传质性能的表征策略研究进展
张锦研, 王焕, 秦玉才, 宋丽娟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1, 34 (4): 1-8.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21.04.001
摘要2331)   HTML    PDF (2686KB)(222)    收藏

等级孔分子筛材料因其兼具高效传质与择形催化的优势而成为当前分子筛研究领域热点,然而其传质优化机制的不明确是制约等级孔分子筛材料设计思路与发展方向的主要因素。简要介绍了等级孔分子筛材料研究现状,并重点对等级孔分子筛材料传质机制研究进展,包括当前研究所面临的挑战和研究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探讨了传质机制研究在等级孔分子筛材料研发过程的重要意义,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封面目录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2, 35 (1): 0-.  
摘要2327)      PDF (2847KB)(103)    收藏
当期封面目录及封底作者如需要请自行下载PDF文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封面目录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2, 35 (4): 0-.  
摘要2171)      PDF (1606KB)(74)    收藏
当期封面目录及封底作者如需要请自行下载PDF文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游济远, 曹永安, 孟绍良, 赵久成, 吴军, 王文举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2, 35 (2): 1-8.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22.02.001
摘要1944)   HTML    PDF (1566KB)(710)    收藏

面对化石燃料日益枯竭、锂资源短缺等问题,钠离子电池以资源丰富、理论成本低、快充性能好、低温性能优异等优势被认为是发展新能源、大规模储能和低速电动交通工具中具有较大潜力的二次电池。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影响电池能量密度、循环性能、倍率性能等参数的重要因素之一,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括过渡金属氧化物、聚阴离子类化合物、普鲁士蓝类化合物和有机类化合物。总结并介绍了钠离子正极材料,概括了钠离子电池的优劣势,分析了各类正极材料的自身特性和研究方向,对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封面目录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2, 35 (2): 0-.  
摘要1842)   HTML    PDF (1539KB)(72)    收藏
当期封面目录及封底作者如需要请自行下载PDF文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封面目录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2, 35 (6): 0-.  
摘要1629)      PDF (3222KB)(80)    收藏
当期封面目录及封底作者如需要请自行下载PDF文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电催化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
许雪容, 彭祥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2, 35 (5): 1-11.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22.05.001
摘要1626)   HTML124)    PDF (2165KB)(811)    收藏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具有层内离子可变、层间阴离子可交换以及反应表面较大的特点,因而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析氢和析氧性能。此外,基于LDHs的衍生物能够实现催化剂材料的多功能化和性能的增强,使其在众多领域均表现出显著的优势和良好的应用前景。系统分析了LDHs层板结构的可调变性、可剥层及组装性、结构记忆效应等性质,以及剥层法、共沉淀法和水热合成法等LDHs高效电催化剂的常用制备方法,综述了LDHs及其复合衍生物在电解水析氧反应、析氢反应、乙醇电催化氧化反应、氧还原反应等电催化领域的应用研究,并对LDHs所涉及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了分析及展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NiMoN催化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解海水制氢性能
刘梦珊, 孟超, 胡涵, 吴明铂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3, 36 (2): 1-9.   DOI: 10.12422/j.issn.1006-396X.2023.02.001
摘要1588)   HTML42)    PDF (3735KB)(334)    收藏

以四水合钼酸铵为钼源、六水合硝酸镍为镍源,采用水热法在泡沫镍基底上制备前驱体NiMoO4纳米棒阵列,然后通过热氮化法得到具有棒状阵列结构的NiMoN催化电极材料(简称NiMoN)。采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NiMoN的物相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通过线性扫描伏安法、塔菲尔斜率、电化学阻抗谱等电化学测试手段,对NiMoN的半反应析氧(OER)、析氢(HER)以及全解水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碱性淡水和碱性模拟海水电解液中,NiMoN均显示了突出的OER活性,产生100.00 mA/cm2的电流密度分别需要293、340 mV的过电位;NiMoN?9具有较好的HER活性,在两种电解液中产生100.00 mA/cm2的电流密度分别需要361、400 mV的过电位;NiMoN?9具有良好的全解水性能,在两种电解液中产生100.00 mA/cm2的电流密度所需电压分别为2.016、2.032 V,且可稳定运行55 h以上。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封面目录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1, 34 (3): 0-.  
摘要1368)   HTML    PDF (1797KB)(37)    收藏
当期封面目录及封底作者如需要请自行下载PDF文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聚吡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杨思然, 毕研峰, 赵桂艳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2, 35 (2): 43-49.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22.02.007
摘要1192)   HTML    PDF (781KB)(661)    收藏

导电聚合物材料因导电率高、质量轻、防腐蚀、电学和光学性能良好等优点引起科研工作者的兴趣。其中,聚吡咯作为典型的导电高分子材料,因其合成条件简单,且具有良好的环境稳定性、环境友好性、电导率变化范围广且可调节等优点而备受关注,但它存在难溶解、难熔融、力学性能及加工性能较差等缺点,限制了其应用。聚吡咯与其他材料复合形成的复合材料,在改善聚吡咯缺点的同时结合了二者的优点,赋予材料新的性能,拓宽了材料的应用领域。简述了聚吡咯的主要合成方法,分析了每种方法的优势与缺点,并对其在超级电容器、气敏传感器和生物组织工程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总结,讨论了聚吡咯复合材料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石墨相氮化碳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谢磊, 刘帅, 孙有为, 张健, 胡绍争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1, 34 (6): 27-34.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21.06.005
摘要1173)   HTML    PDF (1056KB)(547)    收藏

光催化技术的发展日益成熟,其中石墨氮化碳(g?C3N4)作为一种能够响应可见光的非金属催化剂,因其具有可调节的能带结构,较高的物理化学稳定性以及环境友好等特点,在太阳能转换和环保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但是其自身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比表面积小、光生电子空穴对易复合、光能利用率不高等,限制了g?C3N4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因此结合国内外g?C3N4领域的发展和研究成果,从发展过程、合成方法、改性优化、性能应用等方面对g?C3N4进行了总结,并对如何进一步提高g?C3N4性能进行了展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封面目录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3, 36 (1): 0-.  
摘要1164)      PDF (1593KB)(77)    收藏
当期封面目录及封底作者如需要请自行下载PDF文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掺氢天然气管道输送工艺特性
崔兆雪, 田磊, 段鹏飞, 李璐伶, 李玉星, 刘翠伟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1, 34 (6): 81-88.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21.06.013
摘要1120)   HTML    PDF (2515KB)(529)    收藏

将氢气掺入现役天然气管道中混输是实现氢气大规模、长距离、低成本储运的有效方法,但是氢气的掺入会对天然气管道水力特性和安全等方面造成较大影响。为此,采用SPS软件对不同混氢比(均为摩尔分数)的天然气管道输送工况和泄漏工况进行仿真计算,探究掺氢对天然气管道水力特性、离心压缩机运行特性、泄漏后截断阀压降速率及泄漏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氢气会降低天然气管网的输气效率和压缩机性能,可通过增大压降的方式确保管道输气效率不变;在相同天然气需求下,随混氢比的增大,管道动态压力波动减小;掺氢天然气管道泄漏后,随着混氢比的增加,压降速率和泄漏量均增大,管线截断阀压降速率阈值设定值也要相应增大。该研究成果为确定天然气管道最大混氢比的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为天然气管道掺氢输送工艺的确定提供了有效借鉴。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封面目录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2, 35 (5): 0-.  
摘要1087)      PDF (3445KB)(53)    收藏
当期封面目录及封底作者如需要请自行下载PDF文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钴基催化剂的合成及其活化过一硫酸盐的研究进展
吕玉, 王晓宁, 吴张雄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2, 35 (5): 12-24.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22.05.002
摘要1000)   HTML61)    PDF (2578KB)(889)    收藏

钴基催化剂活化过一硫酸盐(PMS)具有催化活性高、操作简便、易回收和成本较低等优点,因此近年来在高级氧化技术领域备受关注。综述了钴基催化剂的典型合成方法,包括固相法、气相法和液相法等;介绍了用于活化PMS的钴基催化剂的类型,包括具有特殊形貌的钴氧化物、负载型钴氧化物和钴基复合金属氧化物;阐述了钴基催化剂活化PMS在环境修复中降解有机染料、内分泌干扰物以及药物和个人护理品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目前钴基催化剂活化PMS存在的一些不足,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封面目录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1, 34 (6): 0-.  
摘要972)      PDF (2182KB)(87)    收藏
当期封面目录及封底作者如需要请自行下载PDF文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技术的应用前景与挑战
勾匀婕, 李广东, 王振华, 孙克宁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2, 35 (6): 28-37.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22.06.004
摘要951)   HTML57)    PDF (2721KB)(478)    收藏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技术基于固态电解质可实现电能、热能向化学能的高效、灵活转化,可与太阳能、风能和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衔接,利用所产生的过剩电能实现H2的高效、清洁、大规模制备;可以耦合CO2捕获过程,实现CO2与H2O共电解制备合成气;可与大型工业结合,利用产生的低附加值原料制备乙烯、氨气、甲醛等高附加值化学品。SOEC技术可以满足未来社会对大规模可再生能源转化及存储的需求,对加快全世界范围内非化石能源替代进程、加速实现我国“双碳”目标意义重大。主要讨论了SOEC技术所应用的电极和电解质材料、现阶段的应用场景及原理、面临的挑战,并对该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NiMoP/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析氢性能
宋楗, 韩乔, 杨占旭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2, 35 (1): 1-9.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22.01.001
摘要760)   HTML89)    PDF (5970KB)(509)    收藏

以四水合钼酸铵[(NH4)6Mo7O24 ? 4H2O]为钼源、六水合硝酸镍[Ni(NO3)2 ? 6H2O]为镍源、H3PO4为磷源,采用溶液凝胶法制备前驱体,然后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块状NiMoP/C复合材料。采用XRD、SEM、TEM、XPS、Raman和N2?等温吸附脱附等测试技术,对NiMoP/C复合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同时通过CV、LSV、EIS等电化学测试手段,对NiMoP/C复合材料进行了电催化析氢性能测试。结果表明,NiMoP/C复合材料达到电流密度为-10 mA/cm2时的过电位为-158 mV,Tafel斜率为111 mV/dec,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析氢活性和稳定性。由于没有任何复杂的电极制备过程,制备的NiMoP/C材料是一种较好的适用于酸性介质中电解水的阳极材料。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六方相/单斜相WO 3“异相结”的可控合成及光催化性能
刘纪法, 陈雪冰, 王芳芳, 张静, 陈常东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1, 34 (6): 22-26.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21.06.004
摘要744)   HTML    PDF (1500KB)(219)    收藏

利用沉淀法合成了球形六方相氧化钨(h?WO3),通过调控六方相向单斜相的相变,可控制备了六方/单斜WO3(h/m?WO3)“异相结”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比表面积(BET)等对WO3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及组成、粒子大小和比表面积进行了表征。光催化分解水产氧的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纯六方相WO3,具有合适晶相组成的h/m?WO3展现了显著的光催化性能。结合六方相和单斜相的能带位置,表面光电压表征结果发现,h/m?WO3“异相结”的形成显著促进了催化剂表面光生电子和空穴的高效分离,进而提高了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动态亚胺键的自修复有机硅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延晨政哲, 陈利贞, 高传慧, 武玉民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1, 34 (5): 9-15.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21.05.002
摘要729)   HTML    PDF (1512KB)(330)    收藏

报道了一种将α,ω?氨丙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NH2)、戊二醛(GA)和三(4?氨基苯基)胺(TAPA)通过席夫碱反应进行交联,合成自修复有机硅弹性体PDMS?GA?TAPA。通过FT?IR和1H?NMR对PDMS?GA?TAPA的结构进行表征。高温溶解实验证明PDMS?GA?TAPA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同时,PDMS?GA?TAPA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其拉伸强度最高可达3.6 MPa,断裂伸长率最高可达112%。此外,通过调节PDMS?GA?TAPA的交联密度,可以实现调节PDMS?GA?TAPA机械性能的目的。将PDMS?GA?TAPA样品在100 ℃处理1 h,该弹性体可以实现自修复,其自修复效率达到83%。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钯基合金催化剂制备及其选择性加氢性能研究
李培才, 王宁, 白树行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2, 35 (5): 78-82.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22.05.009
摘要693)   HTML17)    PDF (2834KB)(318)    收藏

为解决钯(Pd)催化剂在选择性加氢中对目标产物选择性差的问题,添加第二金属M(M为Mn、Fe、Co、Ni),通过简单共还原法合成了PdM/C双金属合金催化剂;以3?硝基苯乙烯为模型分子,以H2作为氢源,研究了第二金属对Pd基催化剂选择性加氢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XRD、TEM、气相色谱等方法对Pd基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以纯Pd/C为催化剂,3?硝基苯乙烯加氢反应1.5 h,其转化率为100%,3?硝基苯乙烷的选择性仅为29%,过度加氢产物3?氨基苯乙烷的选择性为71%;引入第二金属后,PdM/C对3?硝基苯乙烷的选择性提升到75%~100%。其中,PdFe/C能将3?硝基苯乙烯完全加氢转化成3?硝基苯乙烷,且反应10次后,3?硝基苯乙烯的转化率仍保持在100%,3?硝基苯乙烷的选择性为99%,能够有效地避免过度氢化,实现3?硝基苯乙烯选择性加氢制备3?硝基苯乙烷。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相转化法制备疏松纳滤膜研究进展
孙二强, 姜永健, 张环宇, 王昭旭, 赵凤阳, 雷良才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2, 35 (1): 41-47.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22.01.007
摘要641)   HTML27)    PDF (439KB)(295)    收藏

随着纺织产业的兴起,印染废水的治理问题已成为行内关注的热点,其关键是如何高效分离有机染料和无机盐。疏松纳滤膜因其疏松的膜结构,在实现高染料截留率的同时具有良好的盐渗透性,在印染废水的治理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针对印染废水的治理问题,着重综述了近年来采用相转化法制备疏松纳滤膜的研究进展,研究了纳米材料改性对所制备疏松纳滤膜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及对未来采用相转化法制备疏松纳滤膜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光感型“智能”聚合物的基本原理与分类
梁加璐, 马志民, 宋雨方, 郑文帅, 卢汇嘉, 王晓蓉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2, 35 (1): 48-55.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22.01.008
摘要614)   HTML5)    PDF (1987KB)(185)    收藏

形状记忆聚合物(SMP)和可自修复聚合物(SHP)作为“智能”聚合物的代表,成为了本领域最具有活力的研究方向,其中光感型SMP与SHP 受到了工业界与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综述了光感型SMP和SHP的基本原理,并通过近年来最重要并有代表性的文献报道 ,对该类型聚合物按照可逆光化学反应型SMP、光热型SMP、光致二聚化反应型SHP、光致交联反应型SHP以及双功能型SMP/SHP进行分类。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煤基碳负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张利星, 张熊, 李晨, 吴志勇, 曾涛明, 马向东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2, 35 (6): 10-18.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22.06.002
摘要607)   HTML34)    PDF (2031KB)(573)    收藏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全球共识,电化学储能技术和相关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与此同时电极材料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因此,如何利用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的前驱体制备高性能负极材料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煤炭因具有碳含量高、储量丰富和价格低廉等特点成为最有潜力的负极材料前驱体。近年来,研究者以煤炭为原料制备了无定型碳、石墨、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等负极材料,并对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了三类典型的煤基碳负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合成方法、优化改性及电化学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最后对煤基碳负极材料的发展及应用进行了展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肟交换法制备乙醛肟工艺的研究
刘梓良, 韩宇莹, 王双, 王传兴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1, 34 (6): 7-15.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21.06.002
摘要601)   HTML    PDF (2138KB)(248)    收藏

肟交换法是一种制备乙醛肟的新兴工艺,但反应过程存在乙醛肟易被空气氧化等问题,且反应液中存在多组共沸物,分离提纯得到高纯度的乙醛肟较为困难。以丁酮肟为原料,通过向反应器内充入0.2 MPa的氮气,有效避免了乙醛肟氧化与原料乙醛、丁酮肟的挥发,乙醛肟反应选择性达96.12%。开发了产物的提纯工艺,通过Aspen Plus模拟,初步确定减压精馏分离反应液的基本流程,考察了压力、塔板数、回流比、进料位置等操作参数对分离过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依据模拟确定的操作参数进行实验,确定最优分离提纯工艺,得到纯度为95.33%的乙醛肟产品,收率可达94.31%。本研究可为肟交换法制备乙醛肟的工业化提供一定的指导。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改性及应用
陈基鹏, 杨阳佳子, 李鹏, 张健, 胡绍争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3, 36 (5): 45-51.   DOI: 10.12422/j.issn.1006-396X.2023.05.006
摘要591)   HTML37)    PDF (1448KB)(323)    收藏

石墨相氮化碳(g?C3N4)是一种经典的非金属半导体光催化剂,具有物理化学特性稳定、能带结构合理、原料廉价易得、安全无污染等优势,在环保净化与能源催化等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发展前景,近年来引起了广泛重视。但是,由于g?C3N4具有比表面积小、对可见光的吸收功能较低、光生电子与空穴复合率较高等缺点,严重影响了其应用。综述了g?C3N4的基本构造、特点、主要改性方式和国内外近年来g?C3N4的实际应用,其中改性方式涉及元素掺杂、形貌调控、贵金属沉积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可见光催化的烯烃胺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崔美玉, 李飞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1, 34 (3): 31-37.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21.03.006
摘要569)   HTML    PDF (1149KB)(246)    收藏
C-N键的构建反应是现代有机合成中重要的研究领域。在C-N键的构建方法中,烯烃的胺化反应是一类通过一步反应就可以高效合成出多位点产物的反应。近年来,随着光催化氧化还原反应的不断发展,烯烃的胺化反应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突破。通过光催化氧化还原反应,利用可见光为绿色能源,加入一定量的催化剂,可以将廉价易得的烯烃类化合物转化为含有生物活性的胺类化合物中间体。该类反应可以在合成化学、材料化学、医药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发展光催化的烯烃胺化反应是非常有必要的。从烯烃的酰胺化氢化反应、胺化氢化反应、卤代胺化反应、胺化烷氧基化反应以及胺化烷基化反应等方面入手,对近5年以上5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简单的归纳和总结。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聚甲氧基二甲醚使用性能研究
安高军, 薛真真, 徐曦萌, 夏洋峰, 刘亚文, 鲁长波, 郑哲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3, 36 (1): 16-24.   DOI: 10.12422/j.issn.1006-396X.2023.01.003
摘要567)   HTML15)    PDF (1678KB)(364)    收藏

从聚甲氧基二甲醚使用性能的角度,对其材料相容性、贮存安定性、与柴油的互溶性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聚甲氧基二甲醚与常见的铜、黄铜、钢、铸铁、铸铝和焊料等金属材料的相容性总体良好,体积分数为10%的聚甲氧基二甲醚调合柴油与聚酯型聚氨酯橡胶和氟橡胶的相容性相对较好,与丁腈橡胶和聚醚型聚氨酯橡胶的相容性相对较差;在16周的43 ℃贮存安定性实验中,聚甲氧基二甲醚表现出良好的贮存安定性;将聚甲氧基二甲醚按照体积分数为10%的比例与车用柴油掺混后,二者具有良好的互溶稳定性。总体来说,聚甲氧基二甲醚作为柴油调合组分表现出良好的使用性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水滑石材料处理工业废水的研究进展
于喜洋, 顾贵洲, 李政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1, 34 (6): 16-21.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21.06.003
摘要557)   HTML    PDF (483KB)(415)    收藏

工业废水主要由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和废液组成,具有成分复杂、种类繁多、差异性大、难以处理等特点。主要综述了水滑石常用的制备方法,利用壳聚糖法、等离子体法、农业废弃物法进行改性制备复合材料。水滑石材料在吸附过程中多呈粉末状,难以回收,且工业化应用较少。针对以上问题,可采用引入Fe离子产生磁性,利于回收;通过开发更低廉的合成材料、简单快捷的制备方法、稳定的理化性质使水滑石材料得以工业化应用。水滑石复合材料在层板中引入磁性物质有助于回收,随着水滑石技术的深入研究和新工艺的发展,处理有毒污染物的前景必定会更广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石油沥青针入度与温度的关联研究
张小英, 徐传杰, 张强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1, 34 (3): 13-18.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21.03.003
摘要545)   HTML    PDF (1408KB)(160)    收藏
针入度是表征沥青产品软硬程度和中温抗疲劳的技术指标,也是针入度分级体系的分级指标。相关文献都得出针入度的对数与摄氏温度具有非常高的相关性。但是所有文献均未涉及针入度的对数或针入度的双对数与摄氏温度、绝对温度的倒数之间的关联研究。为了探索针入度分级体系、黏度分级体系和Performance Grade分级体系之间的相关性,采用两种原油生产的10个沥青产品研究了15、25、30 ℃的针入度的对数和双对数分别与摄氏温度、绝对温度的倒数之间的线性相关性以及这些线性相关性的斜率和截距之间的线性相关性。通过相关系数的对比发现,国内外检索到的文献中存在将近80年的针入度的对数与摄氏温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并不是表征针入度与温度之间的最优线性关系,针入度的对数与绝对温度倒数的线性相关性高于针入度的对数与摄氏温度的相关性。针入度的对数与绝对温度的倒数的线性方程中斜率和截距之间也具有很高的线性相关性。研究发现,文中所有沥青的针入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均可以用一个方程来表达。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水滑石类光催化剂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赵东启, 顾贵洲, 李政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2, 35 (3): 36-42.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22.03.006
摘要545)   HTML    PDF (931KB)(202)    收藏

双金属复合氢氧化物(LDHs,又叫水滑石)因具有层状结构、稳定的物化性质和电子特性等优点,可以大范围地应用在污水处理中。目前,水滑石作为光催化剂及其复合材料在污水处理上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综述了水滑石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改性,着重介绍了不同类型水滑石对水中不同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简要阐述了水滑石光催化剂的作用机理和研究现状。最后,展望了水滑石光催化剂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后续水滑石在污水处理上的应用提供借鉴。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可视化分析辅助探究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研究进展
张博, 郄佳鑫, 曹永安, 赵久成, 吴军, 王文举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2, 35 (6): 1-9.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22.06.001
摘要540)   HTML36)    PDF (3692KB)(713)    收藏

钠离子电池因成本低、安全性高等优势,已经成为当前储能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了明确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的发展历程,解决钠离子电池初始库伦效率低、稳定性差以及高倍率性能差等问题,探索了硬碳中钠离子储存机制;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了钠离子电池的发展沿程,从材料设计、结构调控、功能设计及界面优化3个方面综述了硬碳负极的性能优化策略研究进展,并对现存硬碳储钠机制进行了总结与探讨。最后,对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LD油田高倍数水驱油效率实验研究
李金宜, 罗宪波, 刘英宪, 刘宗宾, 冯海潮, 陈科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1, 34 (6): 42-49.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21.06.007
摘要535)   HTML    PDF (2281KB)(241)    收藏

为探索介于热采开发界限的高孔高渗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在大液量提液冷采模式下的水驱油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以渤海辽东矿区LD油田样品为例,在实验流速分别为1.0、7.5、15.0 mL/min的情况下,开展了2 000 PV高倍数水驱油效率的实验研究,同时结合压汞、X衍射全岩和气测渗透率等实验数据对提液方式进行优化,分析各因素对此类型稠油油藏提液后的水驱油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观孔喉结构、填隙物体积分数、渗透率等储层地质特征差异对提液后的驱替特征具有较大影响,微观孔喉结构越差、填隙物体积分数越高、渗透率越低,高倍数水驱油效率越低;相比于直接提液方式,分步提液方式能取得更高的水驱油效率。对处于热采界限内的该类型稠油油藏进行水驱冷采开发,为避免造成前缘突进、降低微观波及,提液幅度控制在7.5倍为宜。实验结果可以有效指导该类型稠油油藏在矿场利用水平井规模化大幅提高生产井产液量进行剩余油挖潜。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内建电场调控光生电荷分离效率的研究进展
周月娥, 陈雪冰, 张静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1, 34 (3): 1-6.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21.03.001
摘要517)   HTML    PDF (1285KB)(258)    收藏
光催化技术是解决现今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大部分催化剂的光催化效率较低,提高光生电荷的分离是提高光催化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首先对催化剂的光催化原理进行了概述;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在提高光生电荷分离效率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及进展,从内建电场的产生机理入手,综述了半导体p⁃n结、异相结、极化表面和铁电材料极化对光生电荷分离效率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最后对内建电场在未来光催化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P、Si掺杂对钒钛催化剂活性物种状态调控及脱硝性能影响
赵博, 随志明, 李浙飞, 霍婉莹, 王阔, 沈刚峰, 刘雪松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1, 34 (5): 16-23.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21.05.003
摘要510)   HTML    PDF (2585KB)(186)    收藏

依次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S、P、Si掺杂的TiO2载体和相应的VOx/TiO2催化剂,以提高催化剂的SCR性能。其中,S掺杂的VOx/TiO2催化剂具有最佳的中低温SCR性能和最宽的工作温度窗口。根据各种表征分析结果可知,掺杂元素通过促进VOx团聚生成具有较高的SCR反应活性的聚合态VOx;而S4+和Si4+取代TiO2中的Ti4+生成了Ti-O-S和Ti-O-Si键,这使催化剂中产生了更多的低价态V(V4++V3+)和表面化学吸附氧。两者协同作用可促进NO氧化生成NO2,产生的NO2可通过加速VOx物种在Redox过程中的重氧化来参与快速SCR反应,进而提升VOx/TiO2催化剂的中低温脱硝性能。由于P掺杂的VOx/TiO2催化剂中产生了较多的磷酸盐,从而导致其氧化还原性能和中低温活性相对较低。S、P、Si掺杂虽然对催化剂的酸性性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但这并不是影响催化剂SCR活性的决定性因素。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纳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去除水中全氟辛酸研究
杨兰, 刘瑞娟, 沈舒苏, 苗时雨, 安晓强, 兰华春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4, 37 (1): 1-10.   DOI: 10.12422/j.issn.1006-396X.2024.01.001
摘要502)   HTML24)    PDF (2691KB)(133)    收藏

由于全氟化合物中有很稳定的碳氟键,因此如何高效地去除受污染水体中全氟辛酸(PFOA)是一项挑战。采用纳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DBD)对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PFOA进行降解处理,考察了放电气氛、放电功率等放电参数以及气体流量和液体流量等反应条件对PFOA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放电气氛为Ar、放电功率为11.84 W、气体流量为3.33 L/min、液体流量为0.28 L/min的条件下,DBD对PFOA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反应60 min后PFOA去除率可达94.0%以上。结合发射光谱和自由基猝灭分析,确定破坏PFOA的分子结构、实现反应物高效降解的主要活性物种是e-、?OH、H2O2、O3。该技术可为PFOA去除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CFD⁃PBM模拟水力旋流器油水分离特性研究
贾朋, 陈家庆, 蔡小垒, 孔令真, 王春升, 尚超, 张明, 石熠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1, 34 (4): 58-65.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21.04.010
摘要485)   HTML    PDF (2644KB)(457)    收藏

分析讨论了常规欧拉模型和耦合PBM下水力旋流器的静压力、切向速度及湍流耗散率等流场信息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流场预测方面二者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PBM模型的CFD数值模拟方法,对水力旋流器的分离特性进行研究,并探究了不同入口流量、溢流分流比、油相黏度及密度等因素对油滴粒径分布以及油水分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入口流量的增加,水力旋流器的分离效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处理量为4 m3/h时达到98%的最高分离效率;溢流分流比的增大有利于提升分离效率;随着油相黏度的增大,油滴受到的径向力减小,不易发生聚结,使分离效率明显降低;油相密度的增大导致尾管段平均油滴粒径的增加,使分离效率明显降低。总体而言,利用CFD?PBM数值模拟方法可以获得水力旋流器内部油滴粒径分布及变化特性,有利于从不同尺度揭示水力旋流器的分离机理。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海上低渗油田产能评价与提产措施优选——以西江油田为例
熊琪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1, 34 (5): 43-49.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21.05.007
摘要477)   HTML    PDF (1075KB)(220)    收藏

鉴于开发特殊性,海上低渗油田的提产措施优选与实践较为缺乏,导致其经济高效开发面临着严峻挑战。目标区块属于典型海上低渗油藏,受非线性渗流、储层污染、强非均质性等不利因素制约,表现出产能低、递减率快、含水率高等特征。结合多孔介质渗流理论与油藏启动压力梯度,基于多种开发方式下产能数学模型,立足于目标区块实际地质情况,对不同开发方式的提产效果进行预测和比较,为提产措施优选、合理开发方案制定与生产部署提供有力支撑。结果表明,与现有生产数据对比,产能方程的符合率达到85%。水平井相对于直井的开发优势会随着层厚的增加而减弱,当层厚超过45 m时,二者产能倍比小于5。薄层开发时,建议15 mD以下采用分段压裂水平井,反之使用多分支井。研究结果将为海上低渗油田提产措施优选、开发方案调整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低渗透复杂裂缝系统油藏见水原因及调整方法
张昌艳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1, 34 (5): 30-35.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21.05.005
摘要475)   HTML    PDF (2084KB)(301)    收藏

大庆外围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储层发育天然缝、人工缝及注水诱发动态缝,受复杂裂缝体系影响,采油井见水类型多样,见水规律及原因复杂,加剧了措施调整难度。为了改善低渗透裂缝性油藏水驱效果,以CYG油田C45Z区块为研究对象,基于区块储层裂缝发育特征,划分单井见水类型,结合动静态数据,系统剖析见水规律及原因,为措施调整指明方向。通过措施调整,截至2021年3月,措施井组日增油1.0 t,含水率下降12.0%,阶段累计增油2 051.6 t,初步形成分类治理措施调整模式。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金属分散度对Ni基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
鞠雅娜, 张雅琳, 张然, 宋绍彤, 吕忠武, 袁晓亮, 李阳, 吴培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2, 35 (5): 71-77.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22.05.008
摘要465)   HTML26)    PDF (1756KB)(646)    收藏

以γ?Al2O3为载体、Ni为活性组元,通过引入助剂Mo改善Ni系催化剂金属分散度,制得NiMo/γ?Al2O3催化剂(NiMo系催化剂)。采用BET、XRD、H2?TPD、H2?TPR、透射电镜等多种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物性表征,并利用加氢装置对催化剂性能进行评价,考察了金属分散度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o的引入可有效减弱Ni与载体的相互作用,H2?TPR谱图低温还原峰明显前移,峰强度增强,催化剂活性比表面积由0.7 m2/g增加到15.3~16.1m2/g,金属分散度由0.80%提高到18.59%,增加了催化剂表面金属活性中心数量,提高了催化剂表面金属分散度;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处理催化裂化重汽油,NiMo系催化剂较Ni系催化剂脱硫率提高了15.7%,烯烃饱和率提高了4.9%,脱硫选择性降低了3.4%。由此可见,NiMo系催化剂兼具较好的脱硫性能和脱硫选择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硅基固体胺吸附剂捕集空气中CO 2的研究进展
荣振洋, 祁路明, 刘清, 费兆阳, 崔咪芬, 乔旭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2, 35 (4): 1-9.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22.04.001
摘要459)   HTML64)    PDF (1976KB)(500)    收藏

人类活动导致的CO2过量排放,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有效控制CO2浓度增长的方法。直接空气捕获技术是目前唯一能够大规模实现碳排放负增长的技术。固体胺吸附剂,特别是硅载体固体胺吸附剂,因其具有高吸附能力、抗腐蚀、低能耗等优点,被广泛研究并用于环境空气中捕获CO2。将硅基固体胺吸附剂按照负载方式进行分类,并归纳了不同硅基载体对吸附剂性能的影响;提出粉末状固体胺吸附剂在工业应用中遇到的难题,整理并分析了固体胺吸附剂当前的成型方法;指出了开发高吸附量、高稳定性的成型固体胺吸附剂是CO2吸附剂工业化的未来趋势。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橡胶改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的研究进展
杨健松, 付强, 于龙娇, 王婷, 魏奇, 李伟, 王世伟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3, 36 (1): 8-15.   DOI: 10.12422/j.issn.1006-396X.2023.01.002
摘要455)   HTML29)    PDF (722KB)(607)    收藏

近年来,全球压敏胶市场需求呈现稳定增长趋势,2021年市场需求已经达到了350万t左右,预计到2025年全球压敏胶市场规模将达到100亿美元。随着压敏胶技术水平的进步和应用需求的增加,功能改性压敏胶成为该领域发展的一大趋势。丙烯酸酯压敏胶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压敏胶,通过改性其性能有所提高,但存在改性过程中污染环境、资源利用率低等缺点。橡胶具有成本低、力学性能好、耐高低温、环保等优势,因此橡胶改性丙烯酸酯压敏胶成为该领域发展的趋势。总结了橡胶改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发展过程,并对橡胶的种类、改性后产品的优缺点等进行了介绍和对比。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井间汽窜描述与影响因素
万慧清, 张仲平, 郝婷婷, 何旭, 佟彤, 庞占喜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1, 34 (6): 57-63.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21.06.009
摘要450)   HTML    PDF (5701KB)(343)    收藏

稠油油藏在注蒸汽热力采油过程中,井间一旦发生汽窜,导致蒸汽无效循环,将严重制约蒸汽波及体积的扩展和原油采收率的提高。用二维可视化实验装置,研究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过程中的汽窜现象以及剩余油分布特征,再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井间汽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多孔介质中蒸汽的推进实际为蒸汽驱动冷凝水与变温热水驱动原油的渗流过程;驱动前缘以外,油藏温度逐渐降低,呈现常规非活塞水驱油特征,水的渗流速度快于原油,呈现明显的突进现象,窜流通道两侧留有大量剩余油,注采井间汽窜时的平面波及系数仅为43.16%;而在热波及区域内,存在绕流残余油与角隅滞留油。影响井间汽窜的主控因素包括:井位与高渗带位置关系、平面非均质性、厚度、原油黏度、注汽速度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渤海湾疏松砂岩储层微观特征及开发实践
刘超, 王刚, 韩建斌, 范佳乐, 姜立富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1, 34 (6): 35-41.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21.06.006
摘要448)   HTML    PDF (2310KB)(202)    收藏

渤海PL油田属于易堵疏松砂岩油藏,具有含油井段长、小层数量多、沉积类型复杂多样等特点。由于早期的水平井试验井失利,长期以来水平井被认为不适合在渤海PL油田应用。基于渤海PL油田微观储层特征,采用渗流理论、数值模拟与矿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得到了易堵疏松砂岩水平井评价技术和厚薄间互多层油藏联合井网分类开发技术。结果表明,在近井地带,水平井的圆柱与半球结合体渗流区域的单位面积流速远小于定向井圆柱体渗流区域的单位面积流速,矿场实践证实了水平井在易堵疏松砂岩储层中对抗速敏现象更具优势。对多层厚薄间互油藏联合井网中的定向井与水平井的干扰进行对比,证明在中高含水期,地层能量是联合井网中井间干扰的主控因素。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机械密封影响因素分析及展望
丁雪兴, 王竞墨, 王世鹏, 杨小成, 严如奇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1, 34 (6): 89-96.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21.06.014
摘要448)   HTML    PDF (4004KB)(319)    收藏

机械密封作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密封方式,已成为流体密封技术重要的动密封形式。随着密封行业标准要求不断提高以及工业整体的发展,机械密封设计与制造技术是当前流体传动与控制领域发展的重点对象之一,且对于机械密封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机械密封的影响因素、常见问题进行梳理总结。从解决机械密封问题角度,对机械密封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简要介绍,以促进机械密封技术发展。总结与展望机械密封发展趋势,对于极端工况条件下的密封性能、常规工况下使用寿命、稳定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机械密封可控层面上,机械密封智能化与密封组合会成为未来机械密封的研究重点。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单模聚焦微波法制备MIL⁃53(Fe)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齐永娟, 宫晓杰, 张丹, 吴限, 李丽华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1, 34 (5): 24-29.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21.05.004
摘要443)   HTML    PDF (1190KB)(271)    收藏

采用单模聚焦微波合成系统快速合成金属有机骨架光催化剂MIL?53(Fe)。选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添加剂,考察了CTAB的添加对MIL?53(Fe)晶相结构、形貌尺寸的影响,以及微波合成条件对MIL?53(Fe)催化性能的影响。以10 mg/L的罗丹明B为模拟降解物,比较了CTAB添加量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TAB的添加使得MIL?53(Fe)晶体颗粒尺寸缩小,形态更加规整,且当微波反应功率为75 W,温度为100 ℃,反应时间为1 h,n(FeCl3·6H2O)/n(CTAB)=1∶0.5,催化剂质量浓度为0.2 g/L,在300 W钨灯照射100 min时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可达90%以上。通过自由基捕获实验可知,空穴和·OH是光催化过程中的主要贡献者。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